于是宋襄公決定護送公子昭回國即位,便像齊桓公當年所做的一樣向各諸侯國發(fā)出命令,請各國派出軍隊一起護送公子昭回齊國。但是宋國畢竟是個小國,雖然因為追隨齊國而國力大增,卻仍然無法與大國相提并論。而且齊國的公子無虧已經(jīng)即位,如果出兵幫助公子昭奪位,勝利了公子昭只會感激宋國,失敗了卻會與齊國結(jié)仇,因此哪國也不想橫生枝節(jié),為宋國出力。所以只有曹🗇國、衛(wèi)國、邾國三個小國響應(yīng)了宋國的號召,帶兵前來。
宋襄公便帶著這支四國聯(lián)軍向齊國進👭🌆發(fā),齊國多年來南征北戰(zhàn)、兵強馬壯,本來不是這幾個小國的聯(lián)軍能夠輕易打敗的。但是此時齊國內(nèi)亂不斷,雖然公子無虧已經(jīng)即位,但其他四位公子的黨羽卻仍在興風(fēng)作浪,而且齊桓公指定的繼承人是公子昭,公子無虧的即位名不正言不順。聽聞宋襄公帶領(lǐng)聯(lián)軍大舉來襲,齊國的大臣們不愿意為了保住公子無虧的國君地位而與聯(lián)軍開戰(zhàn),便殺死了公子無虧,打算迎立公子昭。
但是其他幾位公子的黨羽并不同意擁立公子昭,便從中作梗,最后齊軍不得不在甗地與聯(lián)軍開🐢🁞戰(zhàn)。由于人心不齊,齊軍無心戀戰(zhàn),很快就大敗而回。宋襄公乘勝將公子昭送回齊國,并擁護他即位為君,史稱齊孝公。
宋國召集的聯(lián)軍竟然打敗了強大的齊國軍隊,而且齊孝公也不得不依靠宋國,這讓宋襄公的野心極度膨脹起來,他認為宋國稱霸的時機已經(jīng)到來。于是在魯僖公十九年(公元前641☯🂾年),宋襄公拘捕了不服從宋國的滕宣公,然后在曹國南部舉行會盟,召集曹、邾等國的國君前來赴會。鄫國是邾國的盟國,鄫國的國君因事來遲,宋襄公便讓邾文公抓住鄫國國君作為犧牲用來祭祀次睢的社神,以此來向諸侯示威,同時也對東方的夷人做出警告。
宋國的司馬公子目夷見宋襄公的所作所為實在過分,便勸他說:“過去齊桓公援救亡國的衛(wèi)國、邢國,對各國廣施恩惠,仍然有人批評他德行有虧。如今您召集一次盟會卻虐待兩個🚢🕀🆢國家的國君,而且違背禮制,用人去祭祀鬼神,用這樣的方式去圖謀霸業(yè),實在是緣木求魚?!钡撬蜗骞珱]有聽從公子目夷的規(guī)勸,堅持殺了鄫國國君祭神。
曹共公見宋襄公還沒當上霸主,行事卻如此霸道,一怒之下便拂袖而去,不📜🛨🞻再理會宋國。宋襄公發(fā)現(xiàn)自己殺雞儆猴的☠🀲做法不僅沒能讓其他諸侯國承認自己為霸主,反而連原來支持自己的曹國也離😣🃎開了,心中十分不滿,便派軍討伐曹國,并圍困了曹國的都城。
公子目夷又勸他說:“《詩》曰:‘刑於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於家邦。’您的德政在國內(nèi)尚且不完滿,卻來討伐別人,♤這🝤怎么能行得通呢?請您先反省自己的德行,再談其他。”
但是此時宋襄公已經(jīng)🂸📡🜕被稱霸的野心沖昏了頭腦,再也☹🄑☞不肯聽公子目夷的良言相勸,不顧自己國小力微,一心只想成就霸業(yè),這就成了他日后慘敗的基礎(chǔ)。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