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惠是在21歲那年遇見簡盛國的,那時候流行舞會,他們相遇在B大的一次舞會上。
年輕時的簡盛國長得壯實,那時他一手提著時下最流行的錄音機,一手拎著一打汽水,在人群中十分打眼。
林之惠和藍晴萍從未在學校里看到過這號人,她們的好友許時遠說,這個叫簡盛國的根本就不是B大的,他只是聽說舞會里能認識B大的人,專門翹了課來的。
簡盛國倒是很大方,第一次見面就請大家喝了汽水下了館子,這在當時可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看他掏錢的時候絲毫不含糊的勁兒,大家還以為簡盛國是個公子哥兒。
后來簡盛國自己說,他家三代務農,幾代人里就出了他一個學生,他受夠了過苦日子,于是考到北城的大專后,他一邊上學一邊做起了買賣,手頭就有些可供消遣的閑錢。
起初林之惠一點都沒看上簡盛國,因為他只是一個工商管理專業(yè)的大專生,父母也都沒念過書,而林之惠自己就讀全國頂尖的B大,父親又是研究院里頗有名氣的教授,兩人有云泥之別。
但是后來林之惠見他做派坦蕩,行事不拘小節(jié),腦子又活,就覺得簡盛國比她身邊那些書呆子強。
再者,她也真的受夠了父親那樣的老學究,一生清貧只為學術,以至于母親生病都沒錢醫(yī)治,最后惜別人世。
于是當簡盛國委婉表達出愛慕之意的時候,林之惠矜持了幾個來回,就答應了。
她和簡盛國處對象這件事情,除了她父親以外沒有一個人看好的。
她的好朋友藍晴萍不止一次說:“之惠,簡盛國和你是兩路人,你們真的合適嗎?”
不只是現(xiàn)實層面,還有精神層面。
但是她的父親是個明白人,他知道林之惠想要找個能掙錢的男人,再說簡盛國性格好,腦子靈活,擅長交際,是個混商場的好料子,既然女兒喜歡,他沒意見。
簡盛國大專畢業(yè)后被分配到餅干廠的質檢部做了個小領導,干了幾個月后,他很有魄力地辭了職,全心全意地做起對縫的生意,那時候下海的人沒有不掙錢的,一年后簡盛國就買了個小轎車。
林之惠大學畢業(yè)那年,父親病重難愈,她為了讓父親安心,就和簡盛國結了婚。
結婚的排場很大,簡盛國呼朋好友地叫來十幾輛轎車來迎親,把研究院宿舍樓的街道停了個水泄不通,在那個年代,這實在是很有面子的事情了。
于是大家都傳,音樂研究所林老師的閨女嫁了個大款。
婚后不到半年,林之惠的父親就因肝癌晚期去世,研究院希望林之惠能接替父親的位置,于是她就在研究院一邊工作一邊讀碩士學位。
也是同一年,藍晴萍和許時遠領了證。許時遠家是正經的書香門第,上一代人在建國前遠渡重洋,去了歐美,后來都發(fā)了家,只留下許時遠父親這一支在國內。
據(jù)說許時遠家在南方有幾進院子的祖宅,先人的詩詞書畫都陳列在博物館里,確實是個不得了的家族。
就在許時遠結婚后不久,許家在海外的幾個大伯看準了國內的政策,帶著豐厚的投資款來內地做房地產的生意,自然也要帶上許時遠的父親。
于是,許時遠在結婚后的第二年離開了原來給他分配的大學教師崗位,跟著打理家族生意。他讀了一輩子書,心思縝密不說,自有儒商的大智慧,再加上家底豐厚,所以不出兩年就掙得盆滿缽滿。
這讓林之惠感到了極大的不平衡,她于是就和簡盛國商量,讓他也做房地產的生意,簡盛國覺得房地產水太深,他們高攀不上,林之惠比簡盛國有膽識,她逼著簡盛國轉行。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