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廷棟被抓,皇帝也不上朝了,朝堂上是疾風驟雨。
平日里與梁廷棟有來往的官員,別說幫他說話了,避嫌還來不及。
而都察院的人這幾日全部出去了,戶科給事中,還有戶部的人,也全部出去了。
另外,崇禎還派了廠衛(wèi)出去,一個縣城一個縣城的查。
五天之后,一封又一封奏疏,如同雪花片一般落到崇禎的御案上。
二十三個縣,沒有一個縣是正常賑災(zāi)的!
一場倒春寒來襲,外面下起了暴雪。
乾清宮內(nèi)傳來憤怒的聲音:“砍了!全砍了!”
“還有梁廷棟!斬首示眾!”
二月底的賑災(zāi)案,震動京師,二十三個知縣,全部被押送到北京城,在菜市口一刀人頭落地。
順天府尹梁廷棟的腦袋被掛在城門上示眾。
皇帝一口氣殺了這么多知縣,會引起人員恐慌嗎?
不會!
政治場上講的是利益,如果你是個政治老手,現(xiàn)在不是恐慌,而是興奮。
為什么?
順天府的知縣,可不是地方上的知縣,那都是天子腳下的,一個個手里的差事肥得流油。
現(xiàn)在一下子空了23個出來了。
怎么辦呢?
當然是各方勢力擠破腦袋向吏部推薦人。
吏部尚書王永光的門檻都快被踏破,各個派系都想往順天府的各個縣塞人。
大明朝有個規(guī)矩,四品以下的官員,吏部可以直接拍板,四品以上的官員,吏部必須提報內(nèi)閣審批,最后由皇帝圣裁。
就像后世的大公司,高級總監(jiān)可能會由董事長親自批準,普通總監(jiān),或者經(jīng)理,副總裁簽字就可以進來了。
一個道理,皇帝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一個知縣還要皇帝親自來做決定。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