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過后,朱元璋也是累的氣喘吁吁。
朱樉此時身上布滿了鞋底印,朱元璋叉著腰站在一旁喘著粗氣的說:“妹子,咱打不動了。”
馬秀英指著放在桌上的悔過書問道:“老二,我問你,你這張悔過書用的什么寫的?而且你這字也是簡化過得?”
朱樉老老實實的點頭,委屈的回答道:“兒臣是用羽毛筆寫的,您也知道兒臣懶,所以將字簡化了一下。”
隨后對馬秀英身后的敏敏說:“敏敏,你去我屋里將桌子上的幾根羽毛還有墨汁拿來?!?br/>
孫冰也是端來一杯茶給朱元璋,朱元璋接過茶一口喝光,坐在馬秀英身邊緩了起來。
直到秦朝出現(xiàn)東漢盛行的隸書,才與現(xiàn)代繁體字字體較為接近。歷代朝廷通過編寫“字書”頒定的規(guī)范漢字,相對于民間自發(fā)使用的各種簡化字,具有官方權威性。
而到了宋朝時顏元孫的《干祿字書》里就出現(xiàn)了大量的“俗字”也就是簡體字。
馬秀英之所以如此重視這件事,是因為朱樉那數千字的悔悟書,里面涵蓋了大量日常生活和公文中常用的文字。
這些簡體字筆畫較少,更便于認識和學習,對老百姓而言,學起來會輕松不少。
盡管大明的識字人口仍有限,但繁瑣的字體使得人們必須下足功夫才能記住。
如今大明許多百姓無法看懂官府的公文,只能依靠識字的人讀出來。
很快,敏敏拿著羽毛筆回來了,朱樉接過筆,蘸了蘸墨水,在紙上寫下幾個字。
馬秀英接過筆后,依然按照握毛筆的方式握著,顯得十分別扭。
朱樉見狀,親自示范了一次正確的握筆姿勢。馬秀英稍作適應后,便開始在紙上寫字。
她發(fā)現(xiàn)這支羽毛筆不僅制作簡便,而且書寫非常流暢。
大明在建國之初,朱元璋為了統(tǒng)一奏章文字的統(tǒng)一,頒發(fā)了一份漢字奏章規(guī)范。
馬秀英看了一眼朱樉說:“回去后,將你簡化的字都寫出來......”
朱樉一聽就知道馬秀英要做什么,連忙答應下來,看著朱樉渾身臟兮兮的,馬秀英警告說:“咱們回北平前,在讓我知道你喝酒,我親自教訓你!”
朱樉如小雞啄米似的保證,他這段時間里與喝酒不共戴天......
身處南方的朱高熾也接到了朱雄英的信,看到上面說可以適當給阿三多提供一些糧食保證小孩能夠存活下來。
朱高熾將信遞給朱守謙和胡承恩看,說道:“這是大哥最新的指示?!?br/>
朱守謙看著上面的話,有些不確定的說:“太子殿下這是要圈養(yǎng)阿三么?”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