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基啞然,明白蔡昭姬這是借琴聲送客。
隨即,李基目光略顯柔和地再度看了蔡昭姬幾眼,明白下次相見或許是幾個月后,又或許需等到成親之后了。
只是與心中所想要達成的大業(yè)相比,李基也不可能為了一己私情而駐步。
相反,能夠讓蔡昭姬作為正妻,似乎已然是相當幸運之事。
李基向著蔡昭姬行了一禮,既是道謝這段時間的幫助,也是道別,這才放緩腳步地飄然離去。
感受著李基的身影遠去,一直低著頭的蔡昭姬也緩緩抬眸,注視著李基那充滿著少年意氣又儒雅淡然的背影消失在轉角,所撫的焦尾琴響起的旋律隨之一變。
不僅是“送客”之意,亦有著些許的不舍,以及似有等待之意,仿佛也在等待著與君再會。
這一刻,此前對于婚約實乃無悲無喜,僅僅是看做是父親的安排,那便順從就是了的蔡昭姬,忽然卻是多了一二分期待。
而李基站在轉角之后,默默地聽著那一曲終罷,這才再度邁動腳步離開。
在與蔡邕也道別了一聲后,李基方才走出蔡府,朝著等待多時的夏侯蘭與親衛(wèi)們走了過去。
“先生,可是回府?”
夏侯蘭確認道。
“不,出城,去桃園營?!?br/>
李基道了一句,翻身上馬,徑直便朝著城門的方向而去。
桃園營并非是一個軍營,也不是什么難民營,而是此前劉備所收攬的桃園眾所安置的營地。
此刻距離收攬?zhí)覉@眾已過了近一年的時間,當時收攬的少男少女年齡均是八歲到十四歲之間,且由簡雍教導識字以及分為不同組別教導不同的技能。
且桃園眾本就都是些父母雙亡之人,又兼之分別被賜予劉姓與李姓,再加上李基制定了不少思想教育,這也讓這些桃園眾可謂之死忠。
等李基趕到這一次表面看上去與軍營無異的桃園營,出示了印信,方才進入被準許進入其中。
而等進入其內(nèi)后,與外圍看似防守嚴密的狀況不同,內(nèi)里明顯劃分著一片片不同的區(qū)域,男女分開,所習的內(nèi)容不同也再度按不同區(qū)域分開。
在這個時代,想找個愿意教導孩童的識字之人困難,但是想要尋找掌握各種技能的平民卻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
因此,桃園眾們除了識字老師與思想教育老師是簡雍之外,其余教導各項獨特技能的都是從外面的流民找來的。
而就在李基還在觀察著整個桃園營內(nèi)部運轉之時,一個甲胄齊備的大漢匆匆地朝著李基走了過來,躬身行禮道。
“拜見子坤先生。”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