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如意頂著方俊目光的壓力,慢條斯理把魚片吃完,一口一口細品,舍不得多嚼一下,生魚片滑過舌頭的觸感和味覺,讓她不舍得咽下這味美的片刻。
趙如意腦子里也沒閑著,雖然這是她第一次吃古代版生魚片,但這關于魚膾的趣聞軼事以前聽過不少,與這一手片魚的刀工相比,悅來樓這家臨街的中小酒樓就顯得有些簡陋。
她察覺到這道銀絲膾出現(xiàn)在悅來樓的違和感,這道菜出現(xiàn)在別云間那種高檔酒樓是正常存在,出現(xiàn)在悅來樓這種中小酒樓就有些突兀。刀工精彩的斫魚廚師本就難得,在元安城很受追捧,憑借這一手膾魚的手藝,哪怕去別云間當個只管片魚的廚子,得到的月錢也比辛苦開這酒樓所得更豐。
方俊說丁隸城很久沒有斫魚,也就是說,這沒有出現(xiàn)在菜牌上的銀絲膾,不是做給食客吃用于謀生的手藝,而只是個閑暇時的消遣。而古代一般有這種閑情逸致在一件無功利的事情上的人,多半是富貴人家的閑散子弟,做事只憑興趣,能在一件事上不計回報的精益求精。
下午擦完桌子閑暇的時候,見丁隸城外出,趙如意就借著閑聊問了問方俊,“東家這一手斫魚的本事,若是拿出來,只為這銀絲膾,怎么說愛好魚膾的食客也得從這里排到坊門了?!?br/>
方俊道,“不是我自夸,東家這手藝,以前在元安城也是數(shù)得上號的,你別看現(xiàn)在他自己獨來獨往的,但之前東家也是眾多女郎追捧的翩翩少年郎呢?!?br/>
說罷又覺得自己這話似乎不妥當,杜娘子上次可是在店里提過,問是不是讓她張羅著去趙如意家說親,方俊又補充道,“當然六少爺一個也沒理。”
“我之前也聽過杜娘子叫東家六郎來著,他在家排行第六嗎?那真是兄弟姊妹眾多?!?br/>
“你可別再在他面前提,六少爺都不讓我叫他六少爺,現(xiàn)下也沒有什么往來的親戚了。”
趙如意好奇道,“這話怎么說?”
方俊心里是個藏不住話的,不知是不是之前杜娘子想去趙如意家說親給了他一種錯覺,讓他覺得如意有一天也會真正加入悅來樓,成為他們一家人,所以道出了他所知道的以往的事情。
丁隸城從小生長于文人清貴之家,父親在大理寺任職,因父親在處理案事時得罪了先皇最親近的皇弟趙王,遭到王府的陷害而獲罪,家族破敗,丁隸城十五歲就被流放充軍到漠北,在邊境駐守七年,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加之在漠北攢下的軍功,丁隸城才得以返回元安城。
“我祖母是六少爺母親的陪嫁,小時候我也經(jīng)常在丁府玩耍,六少爺去漠北的時候才十五歲,這些年,因為丁老爺?shù)氖卤粻窟B的族人,多對他有些怨懟,所以即使六少爺回來,也因關系交惡不愿往來,他倒習慣了孤家寡人一個。”
趙如意明白了,丁隸城以前的家境不是一般的豐裕,平常之家也培養(yǎng)不出這樣率性而為的子弟,對一件事情感興趣,便全情投入,不計成本,這斫魚便是其中之一,她想起看過丁隸城寫的字,蒼勁而有筋骨,或許如他的性格一般,堅毅專注,百折不撓。
他只當斫魚是個愛好,從來未當成是吃飯的本事。開高檔的酒樓是沒什么本錢了,這悅來樓只是這中小規(guī)模的酒樓,一層樓滿客也沒有多少人數(shù),來這里的的客人怕是點不起銀絲膾,不是高檔菜肴的目標群體。
丁隸城原本奉行的是君子遠庖廚,在家境豐裕的時候連廚房都沒有進去過,到了邊境還當過一陣子火頭軍,做飯實在是粗糙。但架不住想開酒樓之后,他用以前念書的勁頭學做菜,他從小就愛看雜書,在各式佳宴上吃到的菜肴種類又多,邱叔又手把手的教了一番,所以糊弄悅來樓日常的點餐還是可以的。
開酒樓這件事,還是一間不入流的小酒樓,恐怕之前在丁六少爺?shù)娜松?guī)劃中,從來沒有過這樣一件無趣的事情。
現(xiàn)在他也覺得無趣,是以這幾年悅來樓都沒有變過什么模樣,只他們四個人。
傍晚打烊收工回去的時候,丁隸城“順路”送趙如意回去,她忍不住問起了丁隸城之后對于悅來樓發(fā)展的規(guī)劃。
她以前實習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在動物醫(yī)院的實習,雖然那是一家規(guī)模很小的動物醫(yī)院,但架不住院長會畫餅,三年規(guī)劃要成為片區(qū)街道服務質(zhì)量最好的動物醫(yī)院,五年要成為全區(qū)數(shù)得上號的動物醫(yī)院,十年那更是把目標放到了全市,一干年輕人聽得激動不已,紛紛以為自已要成為這家動物醫(yī)院的創(chuàng)始元老。雖然看起來畫大餅的嫌疑過大,但趙如意覺得自己在那里實習的每一天都很開心。
開心也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
她來悅來樓做工有逃避自己獨立經(jīng)營的所遇到的風險的緣故,更是看好了悅來樓這兩層樓的臨街鋪子,能成為這條食街,甚至硯池坊的火爆酒樓。
“丁大哥,咱們悅來樓最近兩年有什么變動之類的計劃嗎?”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