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宸銘心里沒底,他完全沒有預料到竟然會拖延如此之長的時間。在兩人協(xié)商妥當之后,姜梓洛便返回房間休息,而冷宸銘則獨自躺在沙發(fā)上,陷入沉思之中,心中思緒萬千。
然而,令他們始料未及的是,此時的京都早已掀起軒然大波。一則關于冷宸銘的流言不脛而走:據說冷宸銘因擅自闖入陵西國,遭到陵西國士兵窮追不舍,最終被逼入深山老林,不幸成為大蟲的腹中餐。這個流言如野火燎原般迅速傳播開來。
那位陵西副將率領軍隊返回軍營后,將所發(fā)生之事一五一十地報告給了將軍。將軍隨即將此消息傳遞給了在京都的探子。
而京都有陵西國探子的事,也正是二皇子姬玉澤告知于他的,卻未曾想如今竟能派上用場。
這個消息自然是花間賦酒樓最先知道的,那掌管事務的人著急忙慌地將此事稟報給了鎮(zhèn)西王與王妃。
夫妻二人對這種謠言自然是不相信的,但謹慎起見,鎮(zhèn)西王還是用特殊的傳信方式往軍營送去一封密信,詢問真實情況。
鎮(zhèn)西王府能夠得知這一消息,滿朝的文武大臣自然也是會知曉的,只不過相對于鎮(zhèn)西王府而言稍微晚了那么一點點罷了。
到了第二天的時候,果然就有大臣在早朝上提及了這條流言。他們才不在乎消息的真假與否呢!
他們所關心的是身為統(tǒng)帥的冷宸銘為什么要私自離開營地,甚至還跑去了陵西國?
那些看不慣武將的文官大臣們文縐縐地說了一大通,而武將們則是聽得不耐煩了,臉紅脖子粗地跟他們吵了起來。這早朝可真是熱鬧非凡?。?br/>
總的來看,無非就是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文臣們認為冷宸銘不應該私自離開軍營,他們希望國主能夠派遣欽差大臣前去懲治他的罪過。
而另一方面,則顯得更為陰險狡詐。這些人懷疑冷宸銘是否已經叛國投敵,他們堅信冷宸銘此番秘密前往陵西國乃是為了商談某種條件。
然而,誰也沒有料到,談判最終破裂,陵西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將他驅逐至那片無人敢踏入的深山老林之中,并將這個消息散布開來。
這群人更是企圖讓國主下達命令,將鎮(zhèn)西王府的所有人統(tǒng)統(tǒng)囚禁起來,同時派遣專人趕赴邊境接管軍營中的一切事務。
不僅如此,他們還要求把冷宸銘的親信侍衛(wèi)全部押解回國,交由國主親自審訊。
不過,持有這種觀點的人畢竟只是少數,而且他們就是前段時間京都大亂站錯隊的一些小人見到這樣的機會,自是要把鎮(zhèn)西王府都拖下水去。
皇帝聽著朝堂上的爭論,眉頭緊鎖。冷宸銘是他看著長大的,他堅信冷宸銘不會做出叛國的事。
否則他也不會在邊界戍守這么多年,而且外地有任何緊急的事情,冷宸銘都是一馬當先的去處理,從無任何怨言。
再加上這些年軍隊軍餉的問題,也是他和鎮(zhèn)西王府自己解決,所以他明白,這件事情必須慎重處理,否則可能引起軍心不穩(wěn)。
國主能有這樣的心里變化,其實也是此次京都大亂中看清了一些人的嘴臉。國主看著那些小人嘴臉的人,冷靜的開口道。
“眾愛卿稍安勿躁。冷宸銘雖私自離營,但其忠心朕是知曉的。況且,這流言來得如此蹊蹺,其中恐怕有詐?!?br/>
武將聞言,紛紛附和,表示應當先調查清楚再做定論。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