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面胡此話一出,一眾下屬全傻眼了。
不僅他們,連付東都愣了一下。
今天我們來踏陀地,之前過踢山趕海抓金鱉的關(guān)卡,安加可謂極盡擺譜羞辱之能事,可最終我不僅沒有被三刀六洞,臨走之時,玉面胡竟然讓眾人以托腳扶肘禮相送,也不怪他們懵逼。
所謂托腳扶肘禮,就是對方的下屬排成兩排,躬身,手背緊貼地面,手心朝上,讓我們走過去,玉面胡則會站在大門口,扶我們的手肘送出大門。
我們踏陀地之前要脫鞋、凈手進來,而離開之時,下屬讓我們赤腳踩手而過,大哥來扶肘相送,這種情況表示極度謙卑尊重,一般只有恭送字頭的老前輩、大哥的恩人、圈內(nèi)的頂級大咖才有的隆重禮節(jié)。
一些江湖老規(guī)矩,看似有一些古怪,其實都有文化出處。
《隋書王劭傳》里記載:“(隋文帝)夢欲上高山而不能得,崔彭捧腳,李盛扶肘得上?!?br/>
意思是隋文帝夢中想上山,卻上不去,旁邊的崔彭捧著他的腳,李盛扶著他的手肘,最終才上去了。
影視劇當中,我們常見到帝王大臣出門,小廝躬身讓帝王大臣踩著背,旁邊一人扶著他上馬,其實拍得不對。古人的正經(jīng)禮節(jié)是,小廝手心朝上,捧著帝王大臣的腳,踏上旁邊的小踏凳,其他人再扶他上馬。
演變到江湖中,將托腳扶肘視作恭送對方的至高禮節(jié)。
而到了民間,大家卻只記得“捧臭腳”這個簡單詞匯,至于它的來源,知者甚少。
“耳聾聽不見我說話?!”
玉面胡冷聲喝道。
林風聞言,只得揮手讓眾人下去了。
來到大廳。
之前架狼牙棒門的五組人,已經(jīng)全躬著身,將手背恭敬地貼在了地上。
我讓付東先走。
付東也不客氣,大踏步踩著手走了過去,他們的手心留下了血跡。
血都是一樣的,但一來一離,又好像變得不一樣。
我也大踏步走了過去。
玉面胡在門口等著了,扶著我們的肘部,謙卑地送我們出了大門。
我們穿起了鞋。
玉面胡沖我們躬身抱拳。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