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數(shù)千百姓跪在地上,身后立著的萬名傘,微風(fēng)吹拂之下,墜著的鈴鐺也發(fā)出陣陣聲音。
李寬看著眼前這震撼人心的一幕,心中莫名被揉了一下。
親自上前將三位老者攙扶起來,語氣略帶惶恐道:“本王何德何能,當(dāng)?shù)蒙喜⒅莅傩杖绱舜蠖Y?”
三位老者站起身來,看著李寬緩緩道:“我等都是前朝生人?!?br/>
“見慣了這天下的生生死死,戰(zhàn)亂禍?zhǔn)虏粩?,便是尋常天?zāi)也能夠隨隨便便帶走不少人?!?br/>
“但是此番旱災(zāi),朝廷糧食不斷救濟我并州百姓,官府糧價也如尋常一般?!?br/>
“更有那水渠造福并州百姓,這全都是晉王殿下的功勞,何來沒有功德?”
三位老者說著,便朝著李寬拱手一禮。
而身后無數(shù)百姓,無論是男是女,是孩童還是老者,皆朝著李寬行禮。
這一幕落在身后眾人眼中,卻是另外一番感觸。
崔元神色間滿是激動之色,感慨道:“本官也算是主政一方過,但卻從未見過這等景象?!?br/>
“也就是讀書之時,聽聞過一些清官能吏,離任之時,得百姓相送,萬名傘可不多見。”
“晉王殿下這也算是開我大唐之先例了。”
程懷亮也是點了點頭,面帶興奮道:“過往只是聽說,這次算是見到真的了,跟著晉王辦事,倒是有幾分與有榮焉的感覺?!?br/>
聞言,崔元便忍不住搖頭失笑一聲,隨后說道:“此番離開并州,晉王殿下之名,在長安城怕是要再上幾個臺階了?!?br/>
此時被百姓圍著的李寬,好不容易脫身上了馬車。
而那并州百姓卻是不甘如此,一直送出晉陽城十里開外后,才算停下。
十里相送,萬民相留。
李寬也算是開了大唐建立以來的先例。
尤其是那萬名傘,更是隨著李寬一同回到了長安。
……
長安,灞橋。
馬車內(nèi)的李泰和李恪兩人臉上滿是興奮之色,而一旁坐著的太子李承乾見狀,卻是有些無奈。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jìn)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