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性格,都有些軟的很。
不過,出于自己的心理需要,他更想立自己喜愛的小兒子成蟜。
一是因為這個小兒子性格更開朗,而不像嬴政那樣,喜怒不言于行。
二是,子楚自己在照顧的時候也是沒少受了窩囊,一看到他在趙國出生的兒子,心里就有點壓抑不爽,所以,心里更想讓小兒子成為太子。
這一點,夏太后當(dāng)然非常樂于看到,非常滿意。
可是,夏太后滿意了,華陽太后卻不滿意了。
在子楚感覺自己身體有點不對勁,要立太子的時候,兩派就爭斗起來了。
夏太后表示,兒啊,你以前認的那個女人當(dāng)媽我就不追究你了,但是現(xiàn)在你要立太子,就聽親媽的!成蟜這孩子挺好的,性格開朗,對人溫和熱情,不像那個嬴政,踹一腳都不愿意放個屁出來,你一定得立成蟜。
子楚聽了表示,媽,我也是這么想的??!
夏太后聽了可高興了,而華陽太后,卻更不高興了。
她對子楚說,兒啊,你大概忘了你是怎么當(dāng)上秦王的吧?
一句話就把子楚給問住了,而后,華陽夫人趁熱打鐵又問了一句,兒啊,你大概忘了誰才是大秦的嫡王太后了吧?
子楚聽了這話,更加傻眼了。
沒錯,親媽沒有干媽地位高啊!
而且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是靠著這位華陽太后才能成為秦王的,如果這時候拼了命的和她意見相左,那是不是自己的地位也有點危險?
不過,子楚一開始并沒有著急完全表態(tài),所以被兩撥人夾在中間來回摩擦。
而最后起到關(guān)鍵作用的,既不是下太后,也不是華陽太后,當(dāng)然更不是當(dāng)時還有點不夠分量的呂不韋。
雖然那個時候呂不韋是丞相了,但是他是剛剛從國外歸秦的人,更多的時候還是個沒有融入到老秦貴族圈的架子。
真正起到關(guān)鍵作用的,是楚國在秦國的外戚勢力!
沒錯,別看立太子是秦國內(nèi)政,但是,卻是外戚影響最大。
而縱觀秦國歷史,其實一直在和其他六國相互聯(lián)姻通勤的,在嬴政滅六國之前,其實大家來來回回的,都是親戚之間內(nèi)斗互斗。
你搶我的地方,我搶你的地方,但是我還沒有把你給滅了,這就是戰(zhàn)國的真實操作。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