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后續(xù)曹參,也是靠著自己的能力起來的。
雖然其中有劉邦為了打壓蕭何,防止蕭何一家獨大而故意捧曹參,但是,若是真的論起來,那還是曹參自己有這個本事。
而且,在當時,因為曹參一直和劉邦還有眾人一起在前線打仗,導(dǎo)致不少的武將,其實都更偏向于曹參立頭功。
對于身為智囊卻并沒有親自指揮過一兵一卒的張良,其實眾人對他的評價并不高,這也是為什么張良分明在劉邦口中是自己漢初三大人才之一,但是卻在功勞簿上,只是名列第六十二了。
沒真正的拼殺過流過血,也沒有給前線送物資輸血,大家心里多少有些不服啊。
而對于半路加入,功勞巨大的韓信,不管是劉邦還是其他的眾將,基本都不服他,不信他。
而且,韓信也是因為和劉邦他們不是完全的一條心,導(dǎo)致韓信后續(xù)被剝奪了楚王的地位,只被封為了一個淮陰侯,名列功勞簿的第二十一名。
所以,有各種的原油,也導(dǎo)致了曹參,顯得更加突出,到最后,功勞名詞,僅次于蕭何。
“恩,有就好?!?br/>
李斯聽罷,緩緩點頭,旋即,又想到什么,心里一動,馬上問道,“我問你們,你們,可否知道一個,叫劉邦的?”
恩……恩?
啥?
劉邦?
聽到李斯的話,眾人頓時臉色一變。
劉邦?
那不是前些時候,朝廷讓官府抓的那個人嗎?
怎么李相會突然問他們,這劉邦他們認識不認識呢?
眾人心里一陣嘀咕,心說,這怎么可能認識?
這劉邦,能讓朝廷在全國搜捕,那肯定是犯了大罪。
犯了如此大罪的,他們自然是不敢結(jié)交了。
不過,犯了小罪,押送罪犯刑徒而失利的劉三,他們倒是知道一個。
雖然都姓劉,但是,卻應(yīng)該不是同一個人吧?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