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來的都要來的。
朱翊鈞不慌不忙地問道:“剛峰先生出自海南瓊崖島?!?br/>
“是的?!?br/>
“那很清楚海島以及海邊的生活?!?br/>
海瑞不知道朱翊鈞問話的意思,但還是點了點頭,“知道,非常辛苦。海島多山少田,夏秋又多風(fēng)暴大雨,運氣一不好就一年的收成全無。
出海打漁,也十分地辛苦??墒侨艘膊荒芄饪砍贼~為生。拿魚換糧食,附近都是一般的生景,誰給你換糧食?”
海瑞絮絮叨叨地說著。
朱翊鈞點點頭,非常贊同。
“剛峰先生所言極是。海島海邊百姓,生活極苦。東南剿倭的胡部堂呈上來的奏章曾經(jīng)提及過,官兵剿除的倭寇,有七成是浙閩粵三省的海賊,多是當?shù)貪O民或山民出身。
生活艱難,苦無生計,于是就鋌而走險,依附倭寇,為禍肆虐?!?br/>
海瑞有點摸到朱翊鈞的意思,“殿下的意思是把這些生計艱難的百姓,召集起來,用為工人?”
“是的。老百姓的要求很簡單,有口飽飯吃,有衣服遮體擋寒,一家老小不至于忍饑挨餓,什么苦都能吃。
男耕女織,誰不想啊,可是你得給他們足夠的田地?!?br/>
海瑞漲紅了臉,直著脖子昂然爭辯道:“所以朝廷要抑強扶弱,打擊豪強兼并土地,給貧苦百姓一條活路?!?br/>
朱翊鈞反問了一句:“有用嗎?從漢武帝到現(xiàn)在,朝廷抑強扶弱上千年,抑住了嗎?扶起來了嗎?”
看到海瑞還要爭辯,朱翊鈞笑著說道:“剛峰先生,今天我們不是爭辯,只是討論交流,探討利國利民的舉措?!?br/>
海瑞看著有十二三歲孩童一般高的朱翊鈞,一時愣住了。
是啊,我干嘛要跟一個孩子爭得臉紅耳赤?
有意思嗎?
海瑞訕訕一笑,拱手道:“臣失禮了。”
朱翊鈞樂開了花,這就是年紀的優(yōu)勢。
爭辯不過你,我可以耍賴啊。
朱翊鈞微笑地說道:“剛峰先生,無妨無妨,我們都是懷著一顆憂國憂民的赤誠之心,在黑暗中摸索,試圖摸索出一條利國利民的道路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