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騷》是屈原以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為主線,以花草禽鳥的比興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傳性回憶中的情感激蕩,和復沓紛至、倏生倏滅的幻境交替展開全詩。
在這一首《離騷》當中,屈原傾訴了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guān)心,“哀民生之多艱”,嘆奸佞之當?shù)馈?br/>
主張“舉賢而授能”,“循繩墨而不頗”。
提出“皇天無私阿”,對天命論進行批判。
尤其難為可貴的是,在《離騷》當中大量的比喻和豐富的想像,表現(xiàn)出積極浪漫主義精神。
這樣的精神和思想,是每一位儒士都想要追求的一種極致吧!
所以,雖然屈原是曾經(jīng)楚國的半圣,但是吳國當中也有不少的追崇者,尤其是屈原的這一首《離騷》就更是傳播廣泛,達到了傳天下的級別。
“天吶!族兄,這二人竟然要寫《離騷》,竟然敢寫《離騷》……”
方徽看到蘇林和張一筆要落筆,也是震驚萬分。
對于這種蘊含著半圣之威,甚至是半圣的這種不甘和訴求的詩篇,哪怕是平常在圣力紙張上書寫,都要時時刻刻擔心思想反噬,害怕圣力紙張會頃刻之間毀于一旦。
更不用說,是在這沙地之上了,簡直是把整個比試的難度給再度升級了。
可是,比試《離騷》的想法,明明是蘇林自己提出來的?。“蠢韥碚f,他在沙地上寫字的經(jīng)驗更好,就更應(yīng)該挑選一首比較好寫的詩詞來的??!現(xiàn)在他反而算是挑戰(zhàn)了最高難度,簡直是自找死路了。
能站在這里圍觀的學生們,哪一個不是人精,哪一個沒有熟讀背誦過《離騷》的?
其他的都不說了,單純那一句“雖九死吾尤未悔”就足夠厲害的了,哪怕死了九次都不后悔,這樣的執(zhí)念和精神,又豈是那么容易就寫出來的呢?
一瞬之間,沒有人敢在一輪,沒有人敢說話,甚至沒有人敢大聲地喘息,他們的目光,全部都聚焦到了沙地之上,他們的目光,全部都聚焦到了蘇林和張一筆的筆尖上……
“開始!”
二人幾乎是同時落筆,張一筆流暢的筆觸,一瞬之間就滑動開來,他的狼毫筆甚至一刻都沒有提起來過,筆走龍蛇,人如其名,他真的是想要一筆就寫完一整篇的《離騷》了,速度非常之快,一個個字在沙地之上,被夕陽照射下來,都發(fā)出了如同紅寶石一樣的光芒……
“太厲害了!張一筆,不愧是張一筆,他真的打算要一筆寫完《離騷》了么?”
“服了!從前就聽說張一筆的書法已經(jīng)到了極致,是吳國當中書法的巔峰!沒想到,竟然厲害到這樣的地步!”
“他現(xiàn)在用的,是草書!筆走龍蛇的草書,行云流水,每一個字都閃閃發(fā)光,散發(fā)出一股讓人望而生畏的氣息來。簡直是,看上去舒適無比,卻又透露出一股厲害的精芒……”
……
國子監(jiān)的學生們,或許大部分都不怎么修煉書法字體,但是卻每一個都是識貨的,字好不好,蘊含了什么思想,都是一眼可以望透的。
眾人一陣感嘆張一筆的厲害,但是蘇林這邊,也是與方才的頹勢完全不同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