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郎笑著說:“大姐就是好的,為孫家村著想,特意運了些衣服回來?!?br/>
聽大舅哥說運了4大麻袋,不說別的,就單單這堆舊衣服值不少銀子。還是府城弄過來,料子肯定不錯,更值錢。
真羨慕孫家村的人。
孫小姑認同地點頭,問德哥兒兄弟:“德哥兒,永哥兒,你阿爹阿娘呢?”
永哥兒指了指祠堂的方向說:“還在祠堂那邊,和村里人吹水呢?!?br/>
這話一出,惹得大家哈哈笑。
孫大姑從堂屋出來,看到大家笑,連忙問道:“笑什么了?”
看到孫山,拍了拍他的小腦袋:“熱鬧看完了?村長發(fā)完衣服了?”
孫山點了點頭說:“發(fā)了,全發(fā)下去了,村里人說謝謝大姑。”
孫大姑笑了笑。
何姑爺也走了出來,笑著說:“能幫到村里人,你大姑就開心?!?br/>
孫山看到大姑丈是真心說的,第一次正式打量他,不高偏瘦,但長得濃眉大眼,很有精神。
或許這就是氣質,一看這人就心胸寬厚。
也是,如果不寬厚,這些年大姑也不敢補貼娘家了。這個年代,就算女子再有本事,始終還是要依附男子。
黃氏從堂屋走出來,笑著說:“都進來,站在院子里干什么?”
今天黃氏開心,大閨女在,小閨女在,三個兒子也在,一年一次,或者兩年一次才能聚齊人。
看到白白凈凈的周大寶,摸了摸他的臉,親昵地說:“春嬌,大寶是今年送去啟蒙的吧?”
去年就說送了大寶去讀書,后來小閨女也再沒提起,不知道送了還是沒送。
孫春嬌白了一眼周二朗,撇了撇嘴說:“今年年中送去的,人家夫子說,送得晚了,就該5歲的時候送去?!?br/>
孫伯民從堂屋拿了些野山茶出來,驚訝地問:“什么?要5歲送去?”
看了一眼孫山,我家山子已經5歲了,過年就6歲了,是不是晚了?
周二郎訕訕地說:“沒有晚的,別聽春嬌亂說,人家夫子是說,想科舉的就應該早點送去,不想科舉,只想識字的,7歲送去也不遲?!?br/>
孫伯民聽到后,舒了一口氣,不遲就好,最怕山子錯過最好的識字時間。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