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院高朋滿座,喧嘩熱鬧。
引路小廝還在不斷將各府老爺夫人帶到廳內(nèi)。
這兩日因著照顧陸君之的傷,大房氏分身乏術(shù),又不愿分權(quán)給二房小房氏,僵持之時,幸好有白妙善從旁相助,幫她料理了大半宴席事務(wù)。
其他夫人聽說了此事,很是羨慕大房氏,“你可真是個有福氣的,不僅兒子平安歸來,還帶回來這么個賢惠的未來兒媳?!?br/>
“只是佛祖保佑,哪里能比得上您福澤深厚呢?”大房氏嘴上笑著謙虛推辭。
但瞥眼看過廳內(nèi),桌案裝飾布置得井井有條,富麗又雅致,女使小廝進進出出,動作麻利,井然有序,心里極為滿意。
白妙善貌美賢惠,又極為孝順,身上帶著傷,還堅持幫她料理事務(wù),理想兒媳不過如此。
“夫人們謬贊,妙善受寵若驚?!?br/>
白妙善正好來向大房氏稟事,聽見了夫人們的夸贊,微微一笑,向眾人屈膝福禮。
舉手投足間端方得體,極為優(yōu)雅,似是世家大族教養(yǎng)出來的名門閨秀。
夫人們又是一陣嘖嘖稱贊,白妙善面上含笑,得體應(yīng)對。
對夫人們艷羨的眼神,大房氏極為受用,又想起星羅院那位近日給她找了不少麻煩,帶累她被老夫人屢次不留情面訓斥,不由得拉踩了一句。
“我們妙善是隴南白家出來的姑娘,自是秀外慧中,比不得府里嬌養(yǎng)的那些人,平日里見不得風,也見不得人?!?br/>
這么上不了臺面,怎么配做將來的陸家主母?
諸位夫人聽見大房氏的話,素手掩唇,面上皆是驚訝:“隴南白氏,那可是清流名門呢?!?br/>
隴南白氏雖然比不上京中那些延續(xù)百年的簪纓世族,但卻也是世代清流,祖上甚至出過一位大周皇后。
放在潞州這方地界,隴南白氏便是可望不可即的存在。
各府夫人們望著大房氏,尤其是白妙善的眼神,比剛才更為熱切。
白妙善這樣才貌雙全,家世更是出眾的完美兒媳,天上難找,地上難尋,怎么就讓陸家幸運撿著了?
也難怪大房氏對白妙善好得似自己親生閨女……畢竟那可是隴南白氏啊。
白妙善與大房氏被夫人女眷們團團拱衛(wèi),成為了整場宴會的中心。
大房氏頭一次有這般待遇,聽著滿耳的溢美之詞,也不由得有些飄飄然。
“白姑娘這樣好的兒媳,你舍得讓她屈居人下,做個平妻?”有夫人為白妙善鳴不平。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