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jīng)到了晚上,李皓也不好深夜召他們進(jìn)宮,于是便在第二天早朝過后,派內(nèi)侍將他們給攔了下來,請到了崇德殿。
兩兄弟多少也能猜到李皓召他們的原因,知道這事肯定不得李皓喜歡。
因此在面對李皓的時候,就完全的放下了架子,一幅低眉順眼的樣子。
李皓將這情形看在眼里,說道:「昨日母后把我叫了過去,說是在這深宮之中,都聽說了外朝的熱鬧,更提點朕要體恤朝臣。
只是朕左思右想,也沒想到自己有何刻薄之處,所以才把兩位請進(jìn)宮來,想聽聽你們的想法?!?br/>
王堃和王欽哪里敢接話,畢竟這昨日進(jìn)宮告狀的,就是他們倆。
一時間場面就變得異常冷靜,兩人只顧著坐在那,是一點都不敢動。
只有李皓最是自在,端起慢慢的品起了茶。
故意晾了他們一下,讓他們分清楚誰是大小王后,李皓才繼續(xù)開口:「有什么心里話就但說無妨,朕今日召你們來,就是想多聽聽你們的想法,畢竟咱們既是君臣,也是親戚。
就算你們說的不對,朕也是不會怪罪你們的?!?br/>
雖然有李皓的承諾,可兩人卻依舊是不敢亂說,畢竟皇帝說過的話,可不能全信,否則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可又不能不回話,因此在心中打好腹稿后,王堃說道:「既然陛下問了,那臣便就斗膽說上一說。
其實如今朝臣們并非是想為難陛下,只是覺得這攤丁入畝之策,還需要再好好斟酌。
畢竟這丁稅之法自古有之,并一直在國家賦稅中所占頗多,若是如今輕易廢棄,之后再想要收上來,便是千難萬難。
尤其是陛下雄韜武略,立志于要一統(tǒng)中原,這其中自然少不了財稅支持,朝臣們也是為了陛下,為了宿國才上的奏折。」
見王堃打著為自己好的理由,而避重就輕。
李皓干脆就將計就計,說道:「也是,朝中大臣都是朕的肱骨,想來這初心確實都是為了我大宿好。
只可惜他們沒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朕為皇帝享萬民供奉,自然就當(dāng)為萬民著想,以民為本。
當(dāng)然這也不能怪他們,畢竟這是天子之事,他們不懂也是正常的。」
王堃兄弟倆,聽到李皓這話,除了點頭附和,也沒有其他可說的,只能乖乖的聽李皓繼續(xù)說。
「減免丁稅,確實可能會在一定時間內(nèi),讓朝廷所征收的賦稅降低,但卻可造福萬民,所以這都是值得的。
而且丁稅制度本來就有弊端,富者田連阡陌,竟少丁差,貧民地?zé)o立錐,反多徭役,這本就是不正常的現(xiàn)象。
現(xiàn)如今取消丁稅,統(tǒng)一歸入到田稅之中,以田地多少來交稅,這樣田地多的人就多交些,田地少的就少交些,這對于所有人而言都公平。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jìn)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