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秦軒在京都府衙坐鎮(zhèn)。
昨日一番震懾后,京城的地主富商那叫一個老師,一大早就乖乖把地契都給送來。
讓這些人乖乖交出是不可能的,顯然是背后的人說了美酒、染料等生意的事。
反抗就是死,乖乖聽話,朝廷給另外一條出路。
該怎么選很明白了。
“把地契全部交給戶部,讓戶部的人必須在春耕之前辦好?!?br/>
秦軒把地契全部交給江居正,然后走了。
終于到他歇一歇的時候了。
接下來就是刑部和戶部的事情了,刑部官員除了少數(shù)就在京城負(fù)責(zé)刑部運轉(zhuǎn),其他的全部奔赴各州處理倒賣官鹽案,連大理寺的官員都去了。
現(xiàn)在朝廷主要籌備兩天后的祭拜大典。
祭拜白鶴樓,已經(jīng)形成傳統(tǒng),年年都必須祭拜,其實就是悼念宣帝。
秦軒也看了許多大乾的歷史,那位宣帝確實厲害。
這個時代的文明和唐宋差不多,格局卻類似于春秋爭霸,中原有七大王朝爭雄,還有一些附屬小國。
附屬小國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位置,或者是易守難攻的地方,才得以存在。
宣帝時期,大乾是中原當(dāng)之無愧的霸主,開疆拓土,壯大大乾,其他國家都得來進(jìn)貢,草原蠻夷被打的不敢冒犯大乾。
要不是出了這么一位霸主,打牢了大乾的根基,后面連著出昏庸之君,大乾早就完蛋了。
百姓祭拜白鶴樓,其實也是一種祈禱,祈禱大乾重塑宣帝時期的輝煌。
那時候各國來進(jìn)貢,甚至有草原部落求庇護,每年上供牛羊,國庫充盈,所以賦稅低,百姓生活富足,還有安全感,自豪生在大乾。
還有就是宣帝不鳥士族豪強,一點面子不給,別說把持朝堂,霸占土地了,乖乖縮著屁都不敢放一個。
可惜后世子孫不孝,放任士族豪強做大,土地兼并嚴(yán)重。
乾皇就經(jīng)常自比宣帝,就現(xiàn)在的成就,差的遠(yuǎn)呢,多少有些不要臉。
“夫人們,為夫今日有空,走,咱們出去好好逛逛京城?!?br/>
回到駙馬府,秦軒心情大好。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jìn)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