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逍向朱慈烺問道:“怕嗎?”“怕……不怕!”朱慈烺臉色蒼白,卻依然挺起胸膛。只是兩條腿卻是不爭氣地顫抖著。堂堂大明太子爺,啥時候見過這種恐怖的場面?這孩子心里都快被嚇出陰影來了?!昂ε乱彩钦??!薄翱珊ε掠钟惺裁从??”云逍笑著摸摸朱慈烺的腦袋?!皵?shù)千年來,我華.夏民族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災(zāi)難,有些災(zāi)害,比眼前看到的蝗災(zāi),還要可怕的多?!薄翱稍蹅兊睦献孀冢裁磿r候怕過?”“天上有十個太陽,咱們的祖先拿弓箭射下來九個?!薄昂樗咸?,西夷的祖先要么是跪著求神保佑,要么是造船逃命,唯獨咱們的祖先,在洪水面前選擇了抗爭,把洪水制的服服帖帖。”朱慈烺眼睛中的恐懼漸漸消散。“無論是天災(zāi),還是人禍,哪怕是陷入亡國滅種的絕境,可我華.夏民族最終,依然能夠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屹立于世界之巔?!薄澳鞘且驗椋献孀趫孕乓粋€道理,人定勝天!”云逍的語氣中,充滿了敬仰與自豪。每逢大災(zāi),華.夏人的骨氣,以及面對天災(zāi)時的堅韌不拔和與天斗的豪情壯志,怎能不讓人敬仰?前世今生都生長在這個國度,成為華.夏人,又如何讓人不為之自豪?朱慈烺受到感染,握緊小拳頭,眼神變得堅定起來。“云真人,這次的蝗災(zāi)太多,并且還吃人,實在太邪性了,咱們還是趕緊離開吧。”王承恩焦急萬分。人定勝天,這話說的倒是沒錯。可如今面對的,是不計其數(shù)的蝗蟲??!怎么跟這些蟲子斗?開封那邊可是死了人??!不管是云真人,還是太子殿下,要是有個萬一,那可就是天崩地裂了?!盎认x吃人?”云逍一聲冷笑,神情冷了下來?;认x以植物為食,是不吃肉類的。那是因為蝗蟲的口器結(jié)構(gòu),使得它們難以咬合動物,因此很難將人咬傷。開封報告的蝗蟲吃人事件,絕對是謠傳。云逍猜測,多半是因為缺糧,發(fā)生了人相食的慘劇,卻推到了蝗蟲的身上。不過蝗災(zāi)所造成的破壞力,要遠大于蝗蟲對人類的直接威脅,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罢粘Zs路吧!”云逍擺擺手,朝王承恩吩咐道。車隊再次啟動,朝著開封方向而去。這次河南的蝗災(zāi),覆蓋彰德、衛(wèi)輝、懷慶、開封等四府二十九個縣。有的地方災(zāi)情輕,有的地方嚴重。最為嚴重的地方是開封府。此時車隊剛進入彰德府,災(zāi)情還算是輕的。不過局勢依然不容樂觀??罩谢认x四處飛掠,撞在人臉上,被打的生疼。田間地頭的莊稼、草木上,都能看到不計其數(shù)的蝗蟲。好在不是那種數(shù)以億計的蝗群,沒有看到蝗蟲過境、寸草不留的景象。百姓幾乎是傾巢出動,男女老幼一起下地,動手捕捉蝗蟲。一只蝗蟲飛到車內(nèi),落在朱慈烺的衣服上。朱慈烺抓住蝗蟲,好奇地問道:“叔爺爺,蝗災(zāi)是怎么來的?”“干旱!”“旱極而蝗,蝗蟲喜溫暖干燥,越是干旱,蝗蟲產(chǎn)卵數(shù)就會大大增加?!薄安⑶疫@東西繁殖速度快,繁殖后代多,食性大、食量多,擴散遷徙能力又極強,這就很容易形成蝗災(zāi)?!痹棋姓f到這里,不由得一陣感慨。大明末期,也真的是多災(zāi)多難。別的天災(zāi)不說,就說蝗災(zāi)。史書記載,光是從崇禎九年到崇禎十五年,短短六年時間里,全國就有697個縣發(fā)生蝗災(zāi)。災(zāi)情由陜西到廣東,從南方蔓延到北方,各地都遭到蝗蟲襲擊。別說是風雨飄搖中的大明,就是繁華盛世碰到這樣的天災(zāi),也是招架不住??!“這蟲子,著實可恨!”朱慈烺將手中的蝗蟲丟在地上,狠狠地踩上一腳。他依然不解恨,又問道:“叔爺爺,都說你是神仙,有什么好法子,把這些該死的蝗蟲,滅的干干凈凈?”云逍搖頭一笑。他要是真的是神仙,哪里又用得著費心費力,專門跑這一趟?云逍開口道:“蝗災(zāi),并沒有什么可怕的,咱們的老祖先,跟蝗蟲斗了幾千年,積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法子?!比A.夏數(shù)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奮斗史。以華.夏人的智慧,早就總結(jié)出了很多滅蝗的辦法。徐光啟在《農(nóng)政全書》中,就提出一種很有效的滅蝗辦法。那就是針對‘旱極而蝗’,將旱田改為水田,這樣就能抑制蝗蟲的瘋狂繁殖。不過這個法子,對于連年大旱的河南而言,顯然不適用。第二個法子,就是利用生物相克。也就是引入蝗蟲的天敵,來對抗蝗災(zāi)。蝗蟲的頭號天敵,就是雞鴨。這種除蝗的法子,一直沿用到后世。第三個辦法,就是此時所看到的那樣,靠人工來滅蝗?!斑@次河南的蝗災(zāi),來勢兇猛,然而只要官府舉措得當,撲滅蝗災(zāi)并不難?!薄氨绕鹛鞛?zāi),讓我最擔心的還是人禍啊!”云逍看向田野,眸子中流露出憂慮之色。朱慈烺不解地問道:“哪里來的人禍?”話音剛落,遠處傳來一片嘩然之聲。緊接著,就見田野中火光沖天。田里種的是小麥,還沒到成熟的時候,由于天旱少雨,麥稈枯黃。麥田被點燃后,火勢迅速變大,并迅速蔓延開來,很快就變成了熊熊大火。這片麥田中的蝗蟲還沒有到成災(zāi)的地步,多費一些勞力,將田里的蝗蟲捕捉,最終還能保住大半的收成。此時一把大火,整個麥田都會化作灰燼,那才叫真正的顆粒無收。并且這樣的大火一旦蔓延開來,就很難被撲滅,還不知道最終會燒毀多少麥田。正在田里捕捉蝗蟲的百姓,紛紛上前救火。卻見數(shù)十名騎士,在麥田當中縱馬飛馳,揮舞著馬鞭,將前去救火的百姓驅(qū)散。百姓只能遠遠地看著,有的不住地向騎士哀求,有的跪在地上嚎啕大哭。田埂上,十幾人簇擁著一名錦衣少年,看著麥田中的大火,不住地拍手叫好。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