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市的糧食價格變化之快,簡直如同大堤決口一般飛速的上漲,在二月底的時候黑市還是每石大米兩百多元法幣,但是進入三月以后,僅僅一個星期的時間,米價居然翻了三倍之多。
三月九號的時候增加到每石大米三百元法幣,十四號的時候增長到每石大米四百元,十五號的時候就成了每石大米六百元!
這是一個什么概念呢?就目前滬市工人的工資來說,也不過每月才四十多元,按照黑市的價格算起來,辛苦一個月賺到的血汗錢,買不到七斤大米!
汪偽政府給滬市老百姓配發(fā)平糶米,以此來平抑物價,可三月份平糶米的配發(fā)是什么情況呢?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杯水車薪!
按照規(guī)定,滬市的市民每人每周能夠購買一升大米和一升碎米,大米每升兩塊錢,碎米每升一塊七毛錢。
一升的容量單位大米,大致略等于一斤半的重量,也就是說,每人每周只能買平糶米三斤,就這點米喝稀飯都不夠,更別說是吃個半飽。
之所以滬市發(fā)生糧食價格暴漲的原因,在場的人心里都很清楚,主要的原因是日軍對華中地區(qū)的糧食掠奪下手太狠了,切斷了滬市糧食的來源,而且因為戰(zhàn)爭的緣故,洋米無法進入滬市。
江南蘇浙皖三省幾個重要的產(chǎn)米區(qū),被劃做是日軍的軍糧征收區(qū),大部分的大米,都運到了日本或者是充作派遣軍的軍糧,日本人也是以吃大米為主食的,輔助以面食作為補充。
其次是蘇浙皖三省也遇到了百年難遇的南北大旱,大米的產(chǎn)量急劇下跌,實際上老百姓自己吃都不夠。
再就是各地政府和清鄉(xiāng)委員會的搜刮掠奪,還有黑心商人的投機,日本商人私下販運大米到華北和華南淪陷區(qū)出售,以此來牟取暴利等等。
川本芳太郎自然知道許睿陽買米,不只是為了保障警察的生活,這只是個借口而已,恐怕這家伙是要販賣糧食,這時候手里只要有糧食,坐在家里都能賺到豐厚的利潤。
警察有專門的配給米標準,勉強也能維持生活所需,還不至于說是和老百姓一樣,達到餓死人的地步,這可是維持統(tǒng)治的暴力工具,不管是警察還是保安軍,是必須首先解決的群體。
但他也沒有制止這種行為,日本商人做這種買賣的不在少數(shù),而那些人賺到的錢,他是一分錢也得不到的??稍S睿陽不一樣,光是這家白俄社交會館每個月的分紅,就讓他撐得打飽嗝。
冢本清和長光捷志自然更不會反對,許睿陽賺到錢,等于是憲兵隊賺到錢,他們自然會有一筆好處。
“您說的很對,我也有這樣的打算,準備籌集一筆資金用于囤積糧食,但也擔心這樣的舉動不被理解,容易引起一些人的非議,被扣上囤積物資、謀取私利、破壞市場秩序的罪名?!痹S睿陽笑著說道。
“你打個報告給我,我用特務部的名義準許你儲備一定額度的大米,然后開具糧食移動許可證明,憲兵隊方面就由特高課來辦理,你和海軍陸戰(zhàn)隊司令部的關系也不錯,把糧食放到海軍陸戰(zhàn)隊的管區(qū),這樣就沒有問題了?!贝ū痉继上肓讼胝f道。
日軍第十三軍特務部開出的移動許可證明,就意味著在整個華中地區(qū),許睿陽能夠自由的采辦糧食,日軍各部隊不得阻攔,而憲兵隊的手續(xù),是保障糧食運輸過程中沒人可以攔截。
至于把糧食放在海軍陸戰(zhàn)隊的管區(qū),就是另外一重保障了,日本海軍和陸軍的關系水火不相容,陸軍沒資格去海軍陸戰(zhàn)隊的管區(qū)檢查,只要海軍默許這件事,糧食就是安全的。
日軍為了自己的需要,禁止糧食運入滬市,對老百姓的吃飯問題實施軍管,盡可能減少糧食輸入來維持軍糧的保障,所以,只要糧食到了滬市,銷售是根本不用發(fā)愁的,有的是糧食商人爭相搶奪。
這就是權力帶來的利益,運費和人工加起來才幾個錢?李仕群給的價格才六十元中儲券每石,而黑市的價格到了四百元,這是多少倍的差距?糧商雖然也要賺錢,可在滬市提貨,少賺點也無所謂,關鍵在于別人運不進來。
“前段時間澤田茂司令官親自指揮的蘇嘉滬結(jié)合部大掃蕩,聽說是收獲頗豐,把軍統(tǒng)局盤踞在此處的忠義救國軍游擊隊基本都消滅了,也解決了滬市最大的隱患,我在金陵聽到這個消息,也是感覺壓力輕松了很多。”許睿陽說道。
“一方面是因為忠義救國軍蘇嘉滬挺進縱隊,剛剛對滬市實施了襲擊,立功受獎后警惕性降低了,以為皇軍不會這么快就報復他們?!?br/>
“其次是他們長期盤踞在滬郊,皇軍多次出動步兵大隊規(guī)模的軍隊進行圍剿,都沒有取得什么成績,時間一長,思想就松懈了很多,卻沒想到這次我們第十三軍是出動了六個步兵聯(lián)隊,三個方向同時合圍?!?br/>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