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術(shù)本大漢忠良,理當(dāng)奉迎天子。
然同為奉天子,曹操要挾天子以令諸侯,他袁術(shù)欲假天子以討不臣!
今奉天子詔為大將軍,北上洛陽保駕勤王,擋我者,叛逆也!
你曹操要天子、舉大義,我就奪你基業(yè),毀你立身之根。
此事僅憑袁術(shù)或許力有未逮,然不遠之處的徐州,同樣被曹操擋在洛陽之外不得迎救天子,尚還有那位一心匡扶漢室的大耳賊。
更遑論才被曹操從兗州逐出,暫駐小沛,亟欲奪回基業(yè)的呂布。
乃至于自家那位庶兄,聽聞此事,又是否還會如歷史般無動于衷,尤未可知也。
思慮之間,他呢喃輕笑。
“天下群雄,豺狼耳!”
眸光緩緩掃過宴會諸臣,袁術(shù)見眾人神色各異,對此各懷心思。
亦如方才各執(zhí)一詞,爭論不休的周瑜、陸遜,群臣追隨自己,為家族者有之、為私利者有之、為志向者有之、為忠義者亦有之。
皺眉微蹙,他無聲輕嘆。
“袞袞諸公,蠅營也?!?br/>
從古至今,肉食者鄙,一心為公者少,圖謀私利者眾,周、陸二人,亦不例外。
然而他們的命門皆為孫策,一人要保,一人要殺,有我兒伯符在手,又何愁二人不能為己所用?
反觀今殺周瑜,哪怕將來得了賈詡,難道就沒有私心算計?
賈詡明哲保身,陸遜身負(fù)血仇,公瑾志同孫策,古今之成大事者,皆善用人,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吞吐天地之胸襟。
術(shù)雖不才,亦非嫉賢妒能之輩,周瑜的圖謀私利,陸遜的殺心暗藏,他不以為惱,只會朗聲笑曰:天下英雄如過江之鯽,今入吾彀中矣!
賢人有其位,小人亦當(dāng)其用,此之謂知人善任者也。
忠臣如閻象,可以放心交托大事,以為蕭何,私心如周瑜亦有其用武之地。
古人云:能領(lǐng)兵者,謂之將也;能將將者,謂之帥也。
縱觀麾下群賢,為將者眾,若太史慈、許褚、蔣欽、周泰,以至紀(jì)靈、張勛、程普、黃蓋之流,皆可統(tǒng)兵為將,攻城略地。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