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江原縣大堂內諸人的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不同,百里之外的成都府內,一眾高官宿將們聚集在府衙議事廳內商議軍事,氣氛嚴肅而又壓抑。
叛軍攻陷江原縣后便開始試探著進攻成都府,原本是諸多州縣拱衛(wèi)的成都府,現在卻像是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孤城。
由于江原縣的突然陷落,導致很多將領困在城內沒能逃出來,成都府內可用的將領更是少之又少。
成都府衙議事廳內,盧斌坐在廳內正座之上,知府吳元載坐在旁邊,廳下眾人分列兩隊,楊云帆就坐在武官隊伍的末席。
江原縣一戰(zhàn),楊云帆因為守衛(wèi)西門有功,被盧斌臨時提拔為都虞侯,率領近五百人的小隊。
由于叛軍不斷的嘗試攻擊成都府,此次軍事會議上,盧斌分配了四個城門的守衛(wèi)將領,自己坐鎮(zhèn)中軍,統(tǒng)一指揮和調動軍隊。
就在分配完任務之后,成都府北門的守衛(wèi)士兵帶著一個禁軍斥候疾步走進議事廳,把朝廷的敕書遞給盧斌。
驗過火漆封口之后,盧斌拆開敕書,敕書中講到朝廷已派王繼恩為帥,派禁軍南下平叛,其中王繼恩率領三千精銳騎兵先行一步趕往蜀中。朝廷敕令成都府派出一支軍隊,協(xié)同劍門關的守軍一起守衛(wèi)關隘,確保劍門關的安全。
讀完朝廷敕書,盧斌松了一口氣,朝廷反應和應對的速度是非??斓?。但他也有些發(fā)愁,因為眾將領已經分配好守城的任務,朝廷敕令成都府再派出一支軍隊協(xié)守劍門關,會使本就不足的守城兵力捉襟見肘。
盧斌皺眉思索了一陣,用目光掃視了眾將一眼,然后目光落在了楊云帆身上。
盧斌沉思了一下,開口說道:“朝廷已派出禁軍前來平叛,其中會有三千精銳騎兵先行一步來到蜀地,為了確保入川的咽喉-劍門關的安全,楊虞侯,本將命你率領一千部眾,前往劍門關協(xié)助關隘的守軍確保大軍到來之前,劍門關能牢牢掌控在我們手里?!?br/>
楊云帆出列拱手稱喏,并開口問道:“不知何時出發(fā)?”
“軍情緊急,越快越好,你先回去收拾一下,下午就起程趕往劍門關,一刻不得延誤?!北R斌開口說道。
楊云帆回到梵音閣,對王素敘述了盧斌讓他率兵協(xié)助守衛(wèi)劍門關的事情。王素點點頭說道:“劍門關是入蜀的門戶,易守難攻,但是從里往外打卻是很容易,因為劍門關主要是防御關外之敵的,你此次前去,要多加小心。”
想了一會兒,王素又開口說道:“不過那劍門關的守將上官正,卻是一個難得的良將,當年趙普趙相公便欣賞上官正的能力,力排眾議,把他安排在劍門關做守將,如今希望他能發(fā)揮大用,也不枉趙相公的“三諫之才”的美譽啊?!?br/>
“何謂“三諫之才”?”見眾人正在收拾行裝,也不急這一會兒出兵,楊云帆便開口詢問道。畢竟此次前去要與上官正協(xié)同守關,多了解一些也是必要的。
王素笑著開口說道:“這上官正本是朝廷供奉官,早年間得趙普賞識,趙普上書太祖,諫上官正乃良才,望大用,太祖感覺上官正太年輕,沒有恩準,第二日,趙普又諫太祖,太祖怒,撕毀諫書扔到地上。第三日趙普復又諫太祖重要上官正,并把粘好的諫書呈上,太祖嘆其誠,便恩準此事。于是“三諫之才”的美譽便傳遍朝內外?!?br/>
楊云帆聞言笑著點了點頭,復又嚴肅的開口問道:“此次叛軍是要攻成都了,叔父有何打算,要不要去川東避一避,畢竟賊軍勢大,成都府不一定能守住?!?br/>
王素聞言哈哈大笑,開口說道:“老夫二十年前便該死在陳家谷了,如今多茍活了二十年,早已知足了,此次若是叛軍進攻成都,我便與這成都府共存亡吧,也全了我戰(zhàn)死沙場的夙愿了。只是,我擔心的不是成都府,而是北地啊,若是叛軍聯(lián)系契丹和黨項人一起發(fā)難,朝廷怕是很難應對啊,不過朝廷的相公們都是目光長遠之人,應該是能看到這一點的。”
楊云帆思索了一陣,開口說道:“這契丹遠在北地,暫且不說,這黨項在西北,離我昆侖派不遠,我這就修書一封,讓師父他老人家多注意下黨項的細作?!?br/>
楊云帆目光一轉,忽然看到一旁的陳子善,沉吟了幾秒鐘開口說道:“算了,還是讓師兄回師門一趟,親自跟師父他們說明此間之事。書信中很難說明白,而且書信傳遞也不安全?!?br/>
陳子善聞言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開口說道:“那師弟你此次去劍門關多保重。我去去就回?!?br/>
在商議完之后,已是到了下午起程之時,楊云帆檢查完軍隊的裝備與糧草之后,正要開拔,忽然見唐鈺在遠處匆匆忙忙的向這邊跑過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