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和尚雙掌合十道:“罪過罪過。出家人豈可動輒起殺伐毀物之念。本寺從來不聞此書,哪里去尋來給你?!?br/>
持杖僧大聲說:“貧僧知道經(jīng)書就在這里。禪宗向來聲言不立文字,要了經(jīng)書何用!”
另一個持杖僧笑道:“師兄,禪宗之所以不立文字,乃是因為禪宗和尚根本不認字。這殿中所謂六祖惠能便是文盲,大字不識一個。國朝五十年前便下令選試經(jīng)僧道,寺院中識字者方可為僧,不識字者則令還俗。我看要是在這南華寺中也來次試經(jīng),這里的和尚十個當中能去掉九個。哈哈?!?br/>
南華寺眾僧聽這兩個持杖僧如此污蔑禪宗,都面有怒色。那六七個與其對峙的持棍僧手中長棍微抖,像是要立即撲上來。
只見老和尚又合十道:“罪過罪過。二位既是出家人,口出狂言,已犯了不妄語之戒。我禪宗起自達摩祖師,傳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及至六祖惠能攜衣缽南傳至此,所依經(jīng)典,雖不如別派多,但也有楞迦經(jīng),心經(jīng),金剛經(jīng),楞嚴經(jīng)等十余部。沙門不識字怎可修習(xí)。
所不同之處在于,我禪宗依達摩祖師教外別傳,講求心性本凈,見性成佛,于自性中可見萬法。一切法自在性,一切般若智慧,皆自性而生,不從外入。佛典浩如煙海,其中境界超越世間,非言語可及,只有通過禪定方能證知。達摩祖師云,坐禪既有大功德?!?br/>
”說得好聽!“持杖僧道,“不習(xí)經(jīng)典,只坐在那里,沉空滯寂,焉能見證自性。不過是禪門投機取巧,弟子文理不通,又不肯鉆研的借口罷了。你倒說說,坐禪有何功德?”
”你若想聽,老衲便說給你聽?!袄虾蜕械?,“光初禪既有八觸十功德。哪八觸?動,癢,輕,重,涼,熱,澀,滑。哪十功德?空,明,智,善,柔,喜,樂......”
老和尚還想往下說,持杖僧打斷了他?!扒衣?!你說坐禪可得輕觸,何謂輕?”
“可自覺身輕如燕?!崩虾蜕袘?yīng)道。
持杖僧道:“方丈大師自然是禪功深厚,不知可否身輕如燕?既然是初禪,理應(yīng)不難做到,比如......”
說著,持杖僧一指佛堂中的燭架道:“拿一根蠟燭來?!?br/>
殿外他的手下立即進去,不由分說,取下最小的一根蠟燭。持杖僧法杖又一指地面。兩個手下便取出火折子,將蠟燭點亮,又燭油將其粘在地上,然后熄滅燭火。
持杖僧道:“方丈說初禪即可身輕如燕,想必修禪者坐在這根蠟燭上也可如蒲團般篤定。不知方丈大師可否為我等演示一番?”
眾人看那根蠟燭立在地上有尺許高,不過拇指般粗細。人要坐上去,且不說穩(wěn)不穩(wěn),早就壓垮了。眾人紛紛朝方丈看去。方丈大師也默然無語。
持杖僧道:“貧僧不曾習(xí)過坐禪,只讀過些經(jīng)書,卻也能身輕如燕?!?br/>
說罷,他雙手平胸,略一運氣,身子向上彈起,雙腿盤成金剛坐,輕輕地落到蠟燭上。蠟燭竟然紋絲不動。眾人大驚,這是何等神功。
持杖僧隨后將手中法杖朝地上一點,飛身躍起,落回原處。他面帶得意地說:“方丈大師修了初禪,可否同樣做到?”
然后他回轉(zhuǎn)身來,走到殿門口,對著所有在場僧眾朗聲道:“爾等聽好了。若是這寺中有人可以像我一樣坐上這根蠟燭。我?guī)熜值墚敿赐顺瞿先A寺,永不再來。否則,你禪門坐禪便是騙人的,貧僧就要拆掉這六祖殿,細細搜一搜經(jīng)書在哪里!”
眾僧忿然。
道一在人群中早已呆住,不是因為持杖僧的神技,而是道一已經(jīng)看清他是誰。這個持杖僧便是在杭州時追自己到洞霄宮的那個允澤和尚。沒想到允澤既是楊連真派來南華寺惹事的人。
允澤又掃視了一遍眾僧,目光觸及道一。道一一怔,允澤卻沒有什么反應(yīng)。道一頓時明白了,自己只是和允澤在杭州和樂樓外遇見后面對面打了數(shù)十合,還是在晚上,允澤一定記不清他的長相。況且,自己現(xiàn)在剃了光頭,又一身僧衣,允澤怎么能認出他呢?
允澤朗聲又把剛才的話重復(fù)一遍,見無人應(yīng)答,他哈哈大笑,就要命手下動手。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