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一先是不解,又仔細(xì)讀了讀趙孟府寫的詩,頓時明白過來。他雖不精通詩詞,但對于古往今來如雷貫耳的名篇大作還是知道些的。唐朝詩人杜牧寫過一首鼎鼎大名的《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后庭花。
這后庭花乃是一首曲子,名曰”玉樹后庭花“,以南朝陳后主所作最為有名。因陳后主是亡國之軍,自唐初起,后庭花這三個字已變成亡國之音的代名詞。杜牧在詩中悲嘆歌女不知亡國之恨,不管后庭花是什么曲子,照樣在彈唱。而現(xiàn)在趙孟府在詩中寫道,傷心莫聽后庭花,整首詩又寫得如此壓抑,除了表明他為故宋傷心之意,還能是什么呢?
在場文人中除了鮮于樞是北方人,其他幾個不是故宋進士,就是在故宋有過大小不等的官職,難怪他們看到此詩也會一臉沉默。
只聽周密嘆口氣說:”子昂你如此為我宋傷感,為何又去參加葉李的招賢會呢?“
趙孟府放下筆,也長嘆了一口氣道:”月有陰晴圓缺,世有春夏秋冬。入冬時節(jié),北風(fēng)蕭瑟,萬物凋零,世人不免為金秋逝去,嚴(yán)寒將至而感傷。等到雪花紛紛,又見滿山玉樹銀花,因而衣輕裘,牽黃犬,踏雪賞梅者,又何止一二人?“
周密道:”寒冬時節(jié),子昂愿外出踏雪賞梅,老夫我只甘于閑坐家中,與紅泥小火爐為伴?!?br/>
”什么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卑淄Σ逶挼溃安荽斑€是樂于埋首于青綠鸮尊與銅奔馬之間吧。“
周密笑道:”廷玉深知吾意......子昂老弟,你即有意出仕,為何夾谷大人薦你國史編修,你又辭不赴任?“
不等趙孟府答話,他的表兄張伯淳在一旁道:”寒冬時節(jié),有大雪小雪無痕雪,若今天只是無痕之雪,外出不但賞不得雪,反而受凍。何不等到天降大雪再一賞美景呢?“
鮮于樞一聽,使勁點了點頭?!闭f得對!如我一樣作個芝麻大的小官,頭頂?shù)教幨巧纤荆鲆姴黄?,不過爭個口舌于公庭之間,其實無能為力,一語不合,只有拂袖而去。倒不如退隱于市,成天賞花玩鳥,省得受那鳥氣!”
周密見趙孟府一直低頭不語,又說道:“子昂不必氣餒,以老弟雄才,必有大用之日。前日伯機剛對我說,程文海已在與謝大人商議,何時可以向皇帝提出重用江南人才,甚至于重開科舉之事?!?br/>
“真有此事?”張伯淳詫異道。
見周密點頭,他又說:“若能事成,實乃天下大幸。古人云,天下可由馬上得之,不可由馬上治之。國朝雖起于朔漠,即得天下,非學(xué)強漢盛唐重用儒家不可,否則必不能長久?!?br/>
白挺在一旁道:“素聞當(dāng)朝真金太子殿下自幼師從大儒姚樞,熏陶于三綱五常與先哲格言之中,又以劉秉忠弟子王恂為伴讀。時至今日,太子身邊仍不乏大儒相伴,熟知歷代治亂典故。萬歲已春秋高,若太子殿下能接掌帝位,必是我等出頭之日?!?br/>
張伯淳點頭說:“廷玉所言極是,然此事不可操之過急。太子殿下已參決朝政,中書等百司之事皆先上報太子再得奏聞皇上?!?br/>
仇遠(yuǎn)搖搖頭:“所謂百司先報太子再奏聞皇上,不過是將事情報知太子而已,凡事仍由皇上決斷。”
張伯淳又道:“皇上雖已七十有余,然龍軀尚健,且一直勤于政務(wù),未有滯倦之意。若貿(mào)然提出太子繼位,皇上定會不喜,如此一來,非但不能成功,反受其累?!?br/>
馬兮彤在一旁越聽越氣。這些個文人墨客忽然把話題轉(zhuǎn)到朝政后,只想著如何讓元廷任用江南士子,如何當(dāng)官。尤其是趙孟府,身為趙宗室子弟,不但想當(dāng)官,而且非大官不當(dāng)。用他表兄的話來說,要等到天賜大雪時才出來賞雪,真是令人氣煞。想想自己爹爹毀家紓難,性命都已獻給了趙宗室,為的還不是有朝一日能恢復(fù)大宋,讓趙宗室子弟能重新登上王位,實在令人心寒。
馬兮彤這么想著,初見到趙孟府時因他天生仙顏而產(chǎn)生的好感也消失殆盡,連帶著對除周密外的其他文人也產(chǎn)生了幾分鄙夷。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