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被覆滅了的兩大教團武裝本職工作其實正是保護野外旅者們不受野獸強盜以及異教徒的騷擾與襲擊。
而藍禮所籌劃的這個組織,與兩大武裝中的窮人集會性質(zhì)其實差不多,區(qū)別是并非掌控在教會手中。
然而雖說沒有直接掌控在教會之手,但教會卻是該組織預定的資金后勤提供者與輔助者,這些短時間內(nèi)看不出什么來,時間一長,還怕教會在這組織當中沒有影響力?
這其實是一件很明顯的事情,總主教一點就透,而御前首相瓊恩艾林回過味來后同樣也看到了這種可能。
不過當前戰(zhàn)爭局勢火熱,難民死傷數(shù)量的確太多了,他認為有這類組織的出現(xiàn)又不用鐵王座花一毛錢這點是件好事,而不是壞事。
等戰(zhàn)爭一結(jié)束,再斟酌想著將這組織解散掉,或者想辦法制約就好了。
畢竟時間太短,就算教會滲透又能滲透到哪去?
總不至于讓教團武裝在眼皮子底下死灰復燃就是了。
至于到時候會不會遇到教會的阻礙,老首相對此也不甚在意。此時的教會可不是兩百多年前那個大陸霸主,雖說影響力很強,也很有錢,卻仍舊要受制于鐵王座。
唯一讓他頭疼的是藍禮的態(tài)度,道理來講藍禮出身于王室家族,立場自然應該偏向于鐵王座,但他偏偏又有著諸神使者這個身份,行事風格也與正常貴族完全不同。
老首相不敢肯定真到了那天,藍禮到底是會幫鐵王座,還是幫教會。
這其實很重要,私人方面,他不愿意得罪藍禮,公事方面,藍禮在君臨的影響力又很強,要是鐵了心的站在教會一方,那么就算是鐵王座也要顧慮三分。
這也讓老人感嘆不已,不知不覺間,曾經(jīng)那個被認為無關(guān)緊要的,送去河灣地當“質(zhì)子”的拜拉席恩第三子已經(jīng)成了足以引王國動蕩的重要人物了,而他們甚至還有些反應不過來。
不過他的顧慮其實有些多,藍禮雖說支持教團武裝復蘇,但真到了戰(zhàn)爭結(jié)束,一切紛爭都消散一空的時候,他才懶得管這類事情呢。
而今做這事,一來認為手頭多一份力量也就多一分勝利的可能,二來他多少也是想要為這個世界沒人權(quán)的平民階級做點什么。
三來的話,他能夠讓教團武裝從自己手里恢復,那么他就能從七神那邊換取一個對他而言至關(guān)重要的事情——
“神靈的職能與祂的信徒狀態(tài)相關(guān),如果你能將教會的武裝力量恢復,那么祂就能夠做更多的事情?!?br/>
“什么事情?”
“比如說,弒神?!?br/>
……
這場談話發(fā)生在藍禮還在君臨時,見識到大量難民涌入之后。
那時候他就有了恢復教團武裝的想法,于是就與手腕上的七神代言者交流了一番真要恢復后,自己所能獲取到的“利益”。
而得出的結(jié)果讓藍禮很振奮。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