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一葉扁舟隨水緩流,一道身影立于其上,持著一根青竹魚竿,在江中垂釣著。
這道身影正是已經(jīng)離開斷峰,出門要遠(yuǎn)游海外的秦時。
那夜天明之后,秦時才回到院中廂房,閉門煉丹,又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將采摘的靈草靈草煉制成丹。
之后又取出一捧息壤黑土給靈脈,又同常懷逸以及小馬駒辭行,一路來到了這條御瀾江。
前往海外的路程著實(shí)過于遙遠(yuǎn),若是單靠腳力的話,不知要花上多少年,更何況還有路上的各種意外。
所以秦時自然不會選擇這個方式,而是選擇乘坐仙舟渡船。
在這條御瀾江流經(jīng)之處,便有一座仙家渡口,可以從這個渡口乘坐仙舟渡船,直接到達(dá)海外。
“終于有魚上鉤了!”
舟上,持青竹魚竿垂釣的秦時,目中露出笑意,手中魚竿稍微一提。
“還是一條大魚!”
隨著這一提,秦時當(dāng)即就感應(yīng)到從水中傳來一股不小的拖曳之力,連帶著小舟都被拖動,這令秦時目中的笑意更濃了,提起的魚竿又一放,開始溜魚。
這條水中大魚也是精力旺盛,秦時足足費(fèi)了小半個時辰,才給從水中釣了上來。
之后處理完大魚之后,秦時又從儲物袋中取出一口大鍋,直接就在這小舟上架了起來,一個施法,從江中有一道清水自動飛入鍋中。
彈指間,又有金炎在大鍋下面燃起,隨后直接就將處理好的大魚,放入鍋中燉煮。
不多時,鍋中乳白湯汁翻滾,魚香四溢,秦時隨意的灑了一些鹽巴,取出碗著,開始在這江中享受這鍋鮮香魚湯起來……
直至半日之后,原本還算平緩的江水,瞬間就變得洶涌了起來。
盡管如此,秦時立身的小舟,依舊平穩(wěn)之極。
也不過一小會,小舟就越過了這段洶涌的江水,同時仿佛進(jìn)入了另外一個世界一般。
秦時放眼望去,前方峰巒林立,云山霧繞,可見有無數(shù)道靈光飛起飛落,遠(yuǎn)比焦嶺不知要熱鬧多少倍。
再看江面,也不止秦時這一葉孤舟了,有樓船緩行,有輕舟過重山,拐入峽谷之間不見蹤跡。
“這就是御瀾渡口么!”
當(dāng)秦時控制著身下小舟,拐入一條水道時,就見到前方有一座繁華的渡口,有遁光起起落落,渡船靠岸離岸。
當(dāng)然了,秦時要乘坐的并不是這種在水中的渡船,而是可以在空中遠(yuǎn)游飛行的渡船。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jìn)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