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此時。
青云梯之上,領(lǐng)取了木牌的赴考學子們,在學長們的帶領(lǐng)下,過了第二道山門,呈現(xiàn)在面前的,是兩條分叉的路。
“這條就是通往考場的路了。”
赴考學子當中突然冒出一個嘀咕聲“那另外一條呢?”
說話的人大概只是單純的好奇,沒料到周圍的人都被方才的殺雞儆猴給嚇到,環(huán)境過分安靜,倒顯得他的聲音突兀起來。
他登時漲紅了臉,滿心的惴惴不安,生怕也像剛才那人一樣被趕出去。
好在那學長聽了也只是笑笑,并解釋“你們應(yīng)該都聽聞過,進我六道書院,有兩種方式。其一,便如你們這般,正正經(jīng)經(jīng)地考。另外一種嘛,就是通過我六道書院的三道考驗,便可免去考試,成為六道書院的一員?!?br/>
隊伍前方一個娃娃臉的學子忍不住發(fā)問“通過考驗便可入學?這么簡單?”
他之所以這么問,正是因為六道書院每年雷打不動,只招收三十名學子。運氣好的,遇上同年赴考之人資質(zhì)平平,說不定能成為三十人之一。運氣不好的,遇上同年之人過于優(yōu)秀,那資質(zhì)稍普通的,就只能成為炮灰。
可是,現(xiàn)在學長口中的第二條入六道書院的途徑,明顯沒有名額限制。那又為何,一個赴考的人都沒有呢?
不只是他,還有很多人都對此不解。
“簡單?”學長嗤笑一聲,“你可知,這三道考驗是什么?”
“這三道考驗,每一道考驗,都對應(yīng)一位考官,這位考官則由我六道書院的先生擔任。通過考驗的方式,則是讓這位考官說出一句——‘我不如’。”
“第一關(guān),畫藝。第二關(guān),書藝。第三關(guān),詩藝。”
“若是一連通過三關(guān),讓三位考官說出一句我不如,介時不僅可以進入六道書院,更是可以得到直入甲班,免去束脩,無限制出入藏書樓等種種便利?!?br/>
“甚至于,山頂?shù)你~鐘會為你敲響九九八十一下,整個書院乃至整個樟州都會認識你?!?br/>
“怎么樣,你要試一試這一條路嗎?”
那問話的娃娃臉學子,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
“所以,你知道為何幾百年間,都沒有人通過這三道考驗了吧。有這個本事通過的,大抵已經(jīng)成名,犯不著進書院當個學生。而赴考的學子,有誰能壓過六道書院的先生?”
穆昭給姜羲分析利弊,竟像是站在她立場上,只為她而考慮。
姜羲捏著下巴,擰眉打量著穆昭。
穆昭“如何?打算放棄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