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和城前,一片狼藉。
城門城墻,處處都可見焦黑灼痕與洗刷不去的血色,縷縷黑煙在戰(zhàn)場之上只是盤旋不去。
半開半凍的護城河中,漂著一具具殘破的教民尸首,死人猙獰的面孔早已僵硬,一雙雙瞪大的眼睛,死不瞑目地望著天空。
城下戰(zhàn)場之上,斷肢殘骨隨眼可見。
彎刀、箭簇毫無章法地拋滿地,如張掖地方秋收之后,燒田留下的焦黑麥茬殘骸。
在來回巡邏戰(zhàn)場的馬軍遮護下,番和城中調出了小隊守軍,將一具具尸首搬運集合,成桶成桶地在尸堆上潑著一種氣味沖鼻的油水。
有些見識廣博的人,聽說過西域十六國與上郡地方出產石脂水,似水又似油,味道也是這么嗆鼻子。然而傳聞中的石脂水,都是粘稠若膠,遇火生煙,卻不似他們奉命領來的這些油水,通體澄澈,顏色也淡得像是上好的胡麻油般微黃。
更不要說,這些油水竟是見火即燃,一座潑了油水的尸堆,瞬間就熊熊燃燒起來,根本再不用添柴!
不多時,一座座的尸堆就紛紛舉火,燒尸的煙氣、噼噼啪啪的聲響,讓人光是用聽的,都感到分外不快。
遠處的羌軍大營中,自然也看到了這場照亮夜空的熊熊大火。
不管是假充斯文的祆教祭司,還是那些早已經被祆教洗了腦的羌軍,都滿臉恨不得沖出去將那些瀆神者殺之后快的可怕神色。
在祆教的教義中,光明是阿胡拉瑪茲達的神德象征,光明的投射,便是日光、月光、星光、火光與一切生命的靈魂之光。這其中,火焰帶來的光明,尤其為祆教所看重,不但祭司所照看的火壇只能接受以檉柳和石榴枝為代表的圣木,就算是尋常的篝火灶火,也絕不能用不潔之物燃燒。
同樣的,這些祆教徒又認為人類的血肉之軀乃是以安哥拉。紐曼為首的群魔創(chuàng)造。肉身的存在,將他們這些阿胡拉瑪茲達的信徒的魂魄靈光囚禁起來,不能夠馬上升入天界去和他們的主宰團聚,簡直是最為不潔之物。
因此上,依照祆教祭禮,教徒死后,這具污穢肉身應該先受四天祭禮,凈化生前罪惡并將亡者魂魄解放送入冥界。這之后,方才將尸骸放置于禮拜寺之后的祭塔之上,任由邪神妖魔與食腐動物吞噬干凈,最后將潔凈的骨骸埋入祭塔之下,才算是合乎法度,也免得污穢了地水火風四大元素。
可是今日,不要說是四日祭禮沒有機會給那些戰(zhàn)死的教胞們主持,就是任由他們的尸骸受自然凈化,漢軍也沒給他們!相反的,那焚燒的尸堆,正是漢軍在污穢火、污穢光明的又一大罪行!
任憑眼里冒得出火,卻沒有一個人敢跨上馬、端起槍,殺出大營,將這些瀆神的漢軍一個個地殺死。
因為就在他們面前,有一匹馬。
一匹青騅。
有人歪坐在青騅身上,倒提著一口桃木法劍,不論是控馬的姿勢,還是提劍的角度,都顯得那樣四六不靠,處處破綻。
然而便是這吊兒郎當的姿勢、漫不經心的態(tài)度,怎么看都是一副好捏的軟柿子模樣,卻迫得羌軍大營無一兵一卒能出!
不,應該說,羌軍里還是很有些有種的好漢子來著。
他們出營了,他們請戰(zhàn)了,他們
戰(zhàn)死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