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只要再一夾馬腹,勇猛的勇士們就能將前面的明軍防線撞得支離破碎,逃出昇天。
“預備!”
甲司把總王安年站在排列整齊的三旗鳥銃兵右前方,將腰刀高高舉起。
身後的鳥銃兵紛紛按照訓練時那樣,按照三段擊的要求,前排半跪,後排站立,端起鳥銃仔細地瞄準疾馳而來的蒙古人。
“狗韃子,柳河堡的債今晚該還了?!?br/>
他心中默默想著,仔細地估算著雙方的距離。
“八十步,七十步?!蓖醢材戟熜σ宦?,重重地揮下腰刀,高聲道:“放!”
“砰砰!砰砰!”鳥銃兵們紛紛扣動扳機,沖在前面的蒙古人像下餃子一樣摔落了一地。
第一旗的三十多桿鳥銃的這輪齊S至少打落了二十多人。這些鳥銃兵開完火之後也不檢查成果,整齊地向後一轉,順著後排的縫隙走到了最後排,然後有條不紊地裝填。
第二旗的鳥銃手立即向前一步,舉起槍等著命令。
“五十步,放!”王安年又一次將腰刀揮下。
這時已經有蒙古人將稀疏弓箭S了過來,但是這麼遠的距離,輕飄飄的騎弓落在身著鎧甲的明軍身上,不過彷佛是被人推了一把似的,幾乎沒有殺傷力。
可這旗鳥銃兵的回敬卻要猛烈地多,不太寬闊的街面上,五十步的距離,面對擁擠的蒙古騎兵簡直彈無虛發(fā),前排的蒙古騎兵幾乎為之一空。
後面的蒙古人又y著頭皮往前沖了一段,嘶吼著將手中的標槍、鐵骨朵向前面扔去。第三旗的七八個鳥銃兵被擊中,悶哼一聲向後仰倒。
一支標槍幾乎是擦著王安年的肩頭飛過,王安年心里咯噔一下,“日你娘,差點光榮了,狗日的韃子……”
“三十五步,放!”
“砰砰砰!”王安年也不看韃子的狼狽像,小跑著跟著第三旗的鳥銃兵躲到了後面。
幾乎與此同時,兩個局的長槍兵伴隨著腰鼓聲端起長槍齊步向前走了幾步,將所有鳥銃兵都護在了身後。
這時候,沖陣的蒙古騎兵已經變得十分稀疏。
太依賴防御的長槍兵終究是不行的,難得有這麼好的機會,劉戎果斷命令鼓手敲起急促的進攻命令。
緊繃著的長槍兵們齊齊吶喊一聲,端著如林的長槍勇敢地朝著飛奔的蒙古騎兵對沖過去。
蒙古馬講起來還是不甚健壯高大,沖撞力有限,只有稀疏的十幾匹馬零星撞進了槍林。
幾桿長槍齊齊折斷,也有三五個人被撞飛出去,可卻生生止住了蒙古騎兵的奔勢。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