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對于沈瑤瑤來說,每天的時間都有些不夠用。
寒假作業(yè)不多,用不了多長時間,但是每天要上芭蕾課和鋼琴課,還新加了一門小提琴。
在家里,不過要練功、練小提琴、記譜子,她還要練習鍛體術,晚上早早的開始冥想。
她原本就不是什么天才,甚至學習一些東西的時候,入門還比別人慢,幾個劇情世界下來,她已經(jīng)很能夠沉得下心了。
同樣能沉得下心來的還有沈躍,在周老板手底下的十幾個工頭當中,沈躍是最認真的一個,甚至有人私底下說他吹毛求疵。
他覺得不能通過的地方,寧可返一遍工,也不會糊弄過去,但返工既費事兒,也廢料,還會落人埋怨。
所以他方方面面都想盯著,盯得緊了,就不容易出差錯,也就不會出現(xiàn)差錯之后再亡羊補牢了。
尤其是過了臘月二十之后這幾天,馬上又要放假回家了,工人們心都浮了,做事情不如以前認真。
沈躍只能更認真,把時間幾乎都靠在了工地里,相比于他認識的其他那幾個工頭,他現(xiàn)在這做法,真有些費力不討好。
可一些地方讓他敷敷衍衍的過去,他心里邊又過不去。
窮的時候,尚且沒有把心里的底線降低,如今就更不該了。
多出點力,能換一份心安理得,那也是很劃算的。
“三姑如果不打算回老家過年,那就讓鵬子過來,你們一塊在樓上過年唄,反正房子一直租著,而且瑤瑤也一直沒見過她彭叔,這回也見見面,總不能自己親戚都不認?!?br/>
三姑在這兒,真的是幫他大忙了,比沈躍最初預想的還要好。
對沈青梅來說,這當然是好事兒了,兒子那邊住的是集體宿舍,她過去了還要再找地方住。
來這邊就不一樣了,有房子住不說,里面該有的東西都有,她做的那些饅頭、丸子也不用背過去了。
老家那邊她每個月都寄十九塊錢過去,婆婆和丈夫都知道她每月有二十塊錢的工資,那一塊錢是郵費,剩下的都給他們寄過去了,連回去的車費錢都沒有,肯定不會鬧騰的。
沈躍給三姑包了一百塊錢的紅包,過年這幾天,除了年夜飯,他們父女倆的伙食還得靠三姑解決,他這廚藝是不成的,也不想著瞎折騰了。
沈青梅是個勤快的,年貨已經(jīng)備好了,主家的更為豐盛,她也給自己和兒子準備了一份,是自己額外花錢買的材料,雖然主家不在意這些,但她總覺得自己掏了這個錢才安心。
年三十還沒到,可她想一想就覺得這個年一定可以過得很好,唯一有些遺憾的是不能去見女兒,光是打電話,也見不著面。
她既不敢給女兒郵錢,也不敢寄東西過去,就是怕婆婆那邊知道了,會起疑心。
從臘月二十八一直到正月初八,沈躍是完全閑下來了。
工人們都回家過年了,公司那邊,他初五的時候去周老板家送份年禮就成,旁的應酬都跟他沒關系,周老板也不希望再有工頭生外心,直接自己出去接工程去。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