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燒云,戰(zhàn)鼓聲聲。
襄陽城上烈火張?zhí)臁?br/>
祝政站在城門樓正中央,一襲白衣猶如寒月,片塵不染。
他面前擺著架一丈長的象骨平駑,象骨為脊、頭骨為飾,整整橫跨了三個城垛。平駑正中的頭骨肅穆俯瞰戰(zhàn)場,滄而悲涼。
祝政還是大周天子時,但凡常歌出征,無論政事再忙都要親自相送。
常歌不想鬧得太大張旗鼓,有幾次刻意三更不到便悄然啟程,一路上車馬皆悉心斂聲,連打更巡邏的都沒驚動,但一出城,定會看到祝政車輦停在城外,候著等待相送。
次次相送出征,祝政親手在他長戟上縛上常勝紅綾之時,身側都是長安城的高墻青瓦,只有城樓飛檐上的驚鳥鈴細細搖蕩,從未有一次像今天這樣,魏軍大軍壓城,襄陽城破在即,戰(zhàn)局危急。
此時魏軍軍鼓大作,十萬大軍踏得襄陽城外天日混沌、震天動地。
城門樓上可俯瞰全境,魏軍行伍綿延不絕,中軍壓至城外百丈之處,擺成一巨大圓形大陣。
“奇門陣……”
祝政面色蒼白,他扶著堅硬的象骨平駑,指尖稍稍蜷緊。
軍糧不足,他早已猜到常歌定會主動出擊,好速戰(zhàn)速決,所以他一醒來便顧不上白蘇子的勸誡,直奔城門。
一路上飛石流火,觸目驚心,民眾全都朝著東向移動,他逆著人流,直接往滾滾濃煙之處前進。即便如此,他到的時候,還是晚了一步。
“先生識得此陣?”幼清看他一眼,他并不知曉燧焰蠱毒一事,只覺得祝政現(xiàn)在臉色白得嚇人。
“李都尉就是被這數(shù)層圓形大陣所困,進陣不久便分辨不清方向,被魏軍的快馬攆著,不住奔跑——”
祝政忽然死死揪了下衣袖。
“先生,將軍已出城,此陣……此陣可有破解之道?”
祝政輕輕搖了搖頭。
這陣本是常歌在北境鎮(zhèn)壓鬼戎叛亂所用。
北境地勢平坦開闊,最適大擺奇門迷陣。次次鬼戎精銳騎兵南下,常歌總會以此陣撕裂鬼戎各個側翼,圍困后再逐個擊破。鬼戎十次南下,葬身此陣之人,不計其數(shù),誰知這個原本用來捍衛(wèi)國土的陣法,竟會被用在內(nèi)亂征戰(zhàn)之上。
“平日里分辨方向,多數(shù)是借著指引辨別位置,比如日出為東、樹冠豐茂為南、沿著官道朝北走等。奇門陣用長盾,每盾至少二三人高,關竅點便在這高度,一旦奇門陣合攏為狹窄通道,四周視線被長盾遮蔽,再被騎兵追著趕著轉(zhuǎn)上數(shù)圈,饒是神仙也分不出東南西北,更不知破陣方位。此陣……無解。”
幼清聽他解釋完,心焦道:“那!我們快把將軍叫回來!”
祝政一直看著城下那抹烈火,無奈搖頭:“……戰(zhàn)事上,他甚少聽我的。”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