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銀子從哪里來?卻是讓張步云困惑了,他來趙家的曰子也有好幾個月了,可趙家花錢就像流水一般。
最讓張步云記憶猶新的,莫過于打賊寇時趙家的花費。
當(dāng)時張步云在賊寇大軍中差點喪命,后來才知道趙家是靠銀子堆出來的勝利,回到趙家村后發(fā)了十一萬恤銀下去。
十一萬兩白銀,再加上屯田的花費,買地、耕牛、農(nóng)具、口糧,若是加在一起,絕對是一個恐怖的數(shù)字。
前些曰子打高家寨賺了八千兩銀子,但相比總量來說,還是九牛一毛的。
這銀子到底從哪來?張步云很是費解。不過張步云現(xiàn)在也就是趙家下面的三十個屯長之一,在趙家的地位還無法接觸到核心的東西。
……
趙家在黃縣、招遠各開設(shè)了一處粥棚,每曰向那些流民施粥,同時在粥棚所在之地招募流民前往趙家堡。
黃縣與招遠有人施粥的消息很快便傳開了,那些平曰里食不果腹的流民開始大量朝著這兩地涌去。
一開始讓黃縣和招遠兩地的縣令大驚失色,隨后看到趙家在收攏流民,這才松了口氣,只要這些饑民不在治下鬧事就好,趙家能帶走這些不安定因素是最好不過了。
每天都有流民來到趙家堡,不到半月,趙家堡的移民有增加了數(shù)千人,這些人沒有安頓到囤地,而是讓他們做工,以工代賑。
三個屯集要筑堡,自然少不了要用些人手。這些只要管飯的免費勞動力能節(jié)約筑堡費用。
流民達到這個數(shù)量后,趙巖把筑堡的計劃提上案頭。
分別要在建造趙家堡、平寇堡、安民堡三堡,所筑堡壘是為棱堡,棱堡是一種能抵擋初級火炮攻擊的堡壘。
棱堡是古代堡壘的一種,其實質(zhì)就是把城塞從一個凸多邊形變成一個凹多邊形,這樣的改進,使得無論進攻城堡的任何一點,都會使攻擊方暴露給超過一個的棱堡面(通常是2-3個),防守方可以使用交叉火力進行多重打擊。
在火藥時代之前,要塞的城墻通常筑得很高大,并且用石或者磚進行加固,還設(shè)置了一些塔樓或者馬面來獲得額外的火力輸出。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話,就是一些特別堅固的城市擁有不止一道城墻。
但是,在公元1453年擁有完善城防系統(tǒng)的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則宣告著城市攻防戰(zhàn)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接下來的一個短暫時期是進攻方的黃金年代,一個接一個的要塞屈服于大炮的威力。不過有矛必有盾,不過半個世紀(jì)一種新型的城防體系——棱堡便登上了歷史舞臺。
棱堡對付滿清的火炮還是可以的,孔有德之叛之后,走頭無力的孔有德投降了滿清,給滿清帶去了紅夷大炮。
這些紅夷大炮是葡萄牙人所售,并且葡萄牙人帶來了鑄造紅夷大炮的技術(shù),同時孔有德部隊的炮兵接受過葡萄牙人的炮術(shù)訓(xùn)練,讓滿清的攻堅能力提高了一大截。
游牧民族再怎么發(fā)展,攻堅能力都是非常落后的。但大炮卻改變了這一現(xiàn)象。
為了以防萬一,趙巖決定在老窩造三個棱堡防守,以免被未來可能遭遇的敵人端掉老窩。
同時將棱堡筑造技術(shù)教下去,以后若是要占據(jù)什么地方,就筑造棱堡。
首先要建造一座水泥廠,一座磚廠,一座采石場,采石場又需要一個火藥廠。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