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到了橫山之后,趙桓突然忙了起來,他邀請耶律大石打獵。
這個提議很好,耶律大石琢磨著大宋天子是不是想趁機炫耀一下騎射功夫,展示一番武力強大?
但他很快發(fā)現(xiàn),還真沒那么多心思,趙桓就是單純騎馬打獵。
作為一個騎射高手,耶律大石看得出來,趙桓的騎術(shù)最多算熟練,絕對談不上好。至于箭術(shù),則是稀松平常,根本入不了法眼。
忙活了一個上午,趙桓就獵到了一只野雞,這么個蠢玩意,還用箭射?你拿個棒子,也能敲死??!
大石還記得他小的時候,的確是徒手抓過野雞的,還用木棍敲死過狍子……想到小時候,耶律大石剎那失神,聽到手下人叫喊,耶律大石下意識反應(yīng)過來,急忙引弓射箭,一只大雁從天而降,落到了馬前五十步處。
同樣是一個上午,耶律大石獵到了大雁三只,野兔兩只,還弄了一只狐貍,可謂是收獲頗豐。
趙桓沒法跟人家比,但是他心態(tài)好,竟然趁著下面收拾獵物的時候,他拉著耶律大石,請教弓馬武藝。
“我算是弟兄當中,比較笨的那種,我三弟有狀元之才,我九弟弓馬武藝也還不錯。其他兄弟也都多才多藝,說實話,要不是早出生兩年,我這個儲君都坐不上,更別說坐上龍椅了?!?br/>
耶律大石聽著趙桓的自我介紹,并不在意,只是一笑,“官家之才,固然不在俗務(wù)之上,力挽狂瀾,保全社稷,圣明英主,當世無雙!”
趙桓眨了眨眼睛,突然失笑道:“大石夸贊,我受了。其實我覺得,還能做得更好!”
耶律大石下意識咽了口吐沫,跟這么個不要臉的,真是沒什么好說的,他只能低著頭,不說話。
哪知道趙桓竟自顧自道:“朕說自己文不成武不就,平平無奇,并不是謙虛。朕誠然不如大石文武雙全。你中進士,入過遼國翰林院,騎馬武藝,人中龍鳳。在如今這個亂世,正應(yīng)該有一番大作為的時候?!?br/>
“大石林牙,朕能走到今天,并沒有什么秘訣,無非就是堅定信念,不要左右搖擺,更不要進退失據(j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去做有利于實現(xiàn)目標的事情,僅此而已?!?br/>
“比如說,朕知道太上皇不能繼續(xù)掌權(quán),便要他交出朝政大權(quán);童貫畏敵避戰(zhàn),朕便斬殺了他。要安撫舊臣,朕就給他們官職,要重用主戰(zhàn)派,朕就提拔李綱……需要練兵,朕就千方百計籌錢,朕把私庫交出去,把宮中金銀器皿都給熔了,朕還跟一群和尚借錢。朕甚至同意西夏國主稱帝,也愿意助你登基……所有的一切,就只有一個目標,朕要抗金,要活著!”
“只要擊敗了金國,贏得了這場戰(zhàn)爭,朕才能活著,才能體面,才有威嚴……無論如何,朕也不會學(xué)太上皇躲避責任,更不會學(xué)海濱王,勝利或者死亡,沒有第三條路可選!”趙桓的談話,讓耶律大石呼吸急促,不由得瞪大眼睛……別看趙桓說得輕松,可其中有多大的困難,簡直無法想象。
就拿第一條來說,趙桓講堅定信念,可耶律大石捫心自問,他就做不到!
恢復(fù)大遼,這是耶律大石的執(zhí)念,也是他的部下們共同的愿望。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契丹立國兩百年,又豈能沒有忠臣良將!
盡管大部分人已經(jīng)死在了金國手里,但殘存的這些人,依舊心心念念,想要復(fù)國,這也是耶律大石這個小團伙能維持的原因所在。
可問題是耶律大石也十分清楚,金國的力量太龐大了,他帶出來二百人,跑到了可敦城,收攏了一萬多大遼兵丁。
耶律大石也幾次和金人爆發(fā)小規(guī)模戰(zhàn)斗,還獲得了勝利,但也到此為止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