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一場決戰(zhàn),大宋已經準備了半年以上,無數的錢糧人員撒下去,看得見的,看不見的,不知道付出了多少代價。
雖然大家伙都有自知之明,并不會自大到可以碾壓金軍,但一開戰(zhàn)之后,連續(xù)的潰敗,還是讓人很絕望。
在京東方向,劉锜引兵駐守歷城、淄州和青州一線,這三處都不能有失,否則金兵就可以長驅直入,而一旦金人在京東站穩(wěn)腳跟,向南威脅兩淮,切斷漕運,向西攻擊開封的側翼,撼動大宋朝廷……無論哪一種情況,都不是現階段大宋能承受的。
劉锜能穩(wěn)住局面,不至于崩潰,已經算是好本事了。
而河北方向上,岳飛看起來壓力不大,但偏偏他的壓力是最大的。
宗澤擋在前面,但誰都知道,宗相公的兵馬絕不是金人的對手,一旦老相公有失,金兵就會長驅直入,再度扣響大宋國度的北大門。
眼下趙桓不在京城,開封方面更要小心翼翼,不能有任何大意。
其實說實話,大家伙對河東的信心很大。
道理也很簡單,之前王稟和張孝純死守太原,足足擋了金兵一百天。
這說明什么?
太原城潛力巨大,如果繼續(xù)以弱兵守太原,拖住金人,大宋這邊甚至能形成局部的兵力優(yōu)勢,以三倍,甚至四倍的兵力,去跟金人硬抗。
這也是趙桓選擇進入關中,尋找戰(zhàn)機的原因所在。
可是趙桓萬萬沒有想到,本來寄予厚望的河東方向,反而成了整個戰(zhàn)場,最慘的一處。
大面積州縣淪落,太原和汾州瞬間變成孤城,非但不能拖住金兵,反而讓金人圍點打援,連楊惟忠都慘敗而回。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到了這個時候,大軍還繼續(xù)北上,想通過延安府,襲擊金人的后路,基本不可能了。甚至要擔心金人從河東方向突破,如果他們搶占了河中府,甚至渡河占領潼關一帶,那么趙桓這十幾萬人,就要徹底留在關中了。
更要命的是金人可以順流而下,直取開封。
為什么會鬧成這樣子?
大宋又該怎么應對?
“官家,以現在的情況來看,最穩(wěn)妥的辦法就是立刻進入河東,趁著太原還在手中,同粘罕決戰(zhàn),就像上一次太原解圍一樣,打退粘罕。”
呂頤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現場文武當中,不乏頻頻點頭之人。
“不行,這是昏招!”一直沒說話的曲端突然開噴了,“絕對不能改變主意,否則我們會死無葬身之地!”
呂頤浩哼道:“曲太尉,莫非堅持留在關中,就能龍飛九天嗎?”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