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剿匪開始之后,整個大宋朝廷,從上到下,全都動起來了,剛剛任命的十幾位尚書,包括首相趙鼎,從來沒有如此忙碌過。
他們已經(jīng)做了預估,知道剿匪這事情不小,可是真正開始操作,他們全都傻了眼。
因為剿匪的第一步,竟然不是派兵過去。
而是要安排文人,去摸清地方情況,進行區(qū)域劃分。
這下子可難著了朝廷諸公。
各地該怎么劃分,貌似地圖上很明白,可實際上卻十分混亂……就比如說,兩縣之間有一座湖,這個湖歸誰?
沿著中線劃分就完事了嗎?
如果乙縣的人,駕著甲縣的船只,在乙縣水域內殺了人,把尸體扔到了甲縣……這個案子該誰來負責?
或許到了這時候,就需要一位羅師傅出面,捧著大宋刑統(tǒng),來好好講講了??墒聦嵣细骺h之間,州府之間,各路之間,都有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需要確定權責,明確責任,才能真正通力協(xié)作。
當然了,這還只是尋常,畢竟經(jīng)過了兩千多年的磨合,早就有了習慣。
真正麻煩的是邊境。
事實上幾乎整個古代,都沒有邊境線的概念,有的只是邊疆,是一大片。
所以在看古代地圖的時候,一定要知道一個前提,地圖上畫出來的區(qū)域,并非一個朝代的真正疆域。
在后世國境線是很明白的,就是那一條線,踏過去了,就到了另外的國家。
界碑就放在那里,雙方勘定,安排士兵守衛(wèi),輕易不許通過一步。
但是很不湊巧,在近代之前,農(nóng)業(yè)時代,是做不到如此精準控制的,更沒法安排大量的士兵守衛(wèi)邊疆。
所以在帝國力量的邊緣,就會有許多部族,地方頭上,主動進貢稱臣,換取天子的封賞賜官……這就是通常意義的羈縻之策。
這些土官頭人,自然是要算在版圖里面的。
可問題是很多邊疆的土官,他們同時給兩頭上供,當兩邊的臣屬,不管是安南,還是大理,吐蕃,都有這種情況。
首鼠兩端的土官,能不能算入中原王朝的版圖?
首鼠兩端也就罷了,可比如大理,他們已經(jīng)做了大宋的藩屬……藩屬算不算入大宋的版圖?
毫無疑問,大宋并沒有實際控制大理,但是大理的國主又要尊奉上國,接受上國冊封,屬于上國的天下體系……貌似算進來,也不算完全沒有道理。
拉拉雜雜說了這么多,其實就是一個問題。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