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授劉青樹《混元真經(jīng)》,并非是陸川心血來潮的偶然之舉,更沒有在其中留下什么破綻,以此限制對方或達(dá)到其它目的。
到了陸川現(xiàn)在的境界,若是同階武者,或許會怕被人看出破綻,但他卻是一點(diǎn)都不怕。
不僅僅是因?yàn)?,自身修為境界已?jīng)到了極限,只要臨門一腳,便可再做突破,更多是因?yàn)?,那逆天機(jī)緣不可復(fù)制。
說白了,便是《混元真經(jīng)》和《山字經(jīng)》是兩碼事!
前者,乃是陸川自創(chuàng)的煉體功法,雖然精妙無雙,即便是放眼上界,也絕對是罕有的功法秘典。
否則的話,陸川也不至于,以‘經(jīng)’命名。
若是達(dá)不到一定的高深境界,胡亂為功法命名,那不是自信,而是大言不慚。
但陸川有信心,即便比不得那些將煉體之道走到極限的存在,卻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甚至于,所缺不過是陸川本身,沒有走到那等境界罷了。
而《山字經(jīng)》則不同,雖然其本身有一部分精妙之處,被陸川融入了《混元真經(jīng)》,但其最精華所在,修煉條件卻是太過苛刻。
不是陸川敝帚自珍,而是無人能有復(fù)刻他的機(jī)緣,虧得那一線天地道韻。
但即便如此,陸川有信心,即便沒有《山字經(jīng)》加持,以《混元真經(jīng)》的高深,也可以在神藏人仙之境,便可觸及洞虛祖境,演化自身內(nèi)天地的大道。
雖然比不得他現(xiàn)在就達(dá)到了這一境界,但放眼修煉界,此法已是做到了極致。
或許還有特殊的功法,如那些讓歸真境武者,在半步神藏之時,便可修煉出神異玄通之能的功法寶典,同樣也是如此。
只不過,雙方層次差了不少,甚至是太多。
畢竟,不是人人都能和陸川一樣,在先天絕頂之時,便能勘破自身極限,虧得天地道韻,打破桎梏,一舉跨過了歸真境的修煉,直取神藏人仙之境。
但同樣,陸川雖找到了前進(jìn)的方向,卻也依舊是禹禹而行,絕非一帆風(fēng)順。
除非他走到更高深的境界,否則的話,其他人只能循著他的路走,哪怕是祖境大能得到也是一樣。
當(dāng)然,祖境大能不會輕易改弦易轍,甚至絕不會走他人之道,否則的話,自身之道崩塌,可不是什么小問題。
總而言之,傳下《混元真經(jīng)》,既是為自己未來開宗立派,做一個鋪墊,同樣是一種試探。
陸川雖未稱尊做祖,卻也不會讓一身所學(xué)付諸東流,總要留下些什么。
原本,這個責(zé)任,是要交給開山大弟子孫漁的,奈何出了當(dāng)年之事,孫漁心境被破,即便有陸川的開導(dǎo),他也未能跨過那道坎。
而在當(dāng)時,陸川又執(zhí)著于突破自身極限,活過數(shù)百年死劫,便再也沒有動傳下道統(tǒng)的心思。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jìn)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