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城。
李剛自從就藩,來到?jīng)鲋葜?,盡管異常的低調(diào),不怎么跟朝中官員來往,可燕王府依舊門庭若市,每日都有人尋找各種借口,進(jìn)入燕王府拜訪。
然而,現(xiàn)如今的燕王府,不敢說門可羅雀,但是當(dāng)初門庭若市的繁華場景,卻不復(fù)存在了,理由也很簡單,燕王突然起兵了,雖然還沒有說造反,可觀其架勢,也距離造反差不多了。
西北三洲,外加一個庭洲,攏共四洲之地,其中屬涼州最大,其次才是西洲,在這四洲之地當(dāng)中,最繁華和富裕的還是涼州,其繁華程度絲毫不比中原的州郡差多少,但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西洲刺史是封智鑫,沙洲刺史是蒙楠,這二人都是先帝時期的兩榜進(jìn)士,其才華無需多說,本應(yīng)該留在京城任職的,卻被丟到了這偏遠(yuǎn)的西北,一干就是幾十年。
涼州刺史是韓德厚,其不是進(jìn)士出身,以前只是炎武帝身邊的一個奴才而已,在先帝駕崩之后,炎武帝繼位,一躍成為天子,韓德厚這個跟隨炎武帝多年的奴才,也一躍成為朝中官員,曾經(jīng)在炎武帝御駕親征的時候,伴隨其左右。
在玄武叛亂之后,許淳被誅殺,其黨羽誅殺的誅殺,流放的流放,而昔日涼州刺史,正是許淳曾經(jīng)的部下之一,也在那場叛亂之后,被罷官流放,而韓德厚就是在那個時候,因為在北伐的時候,立下了不少功勞,再加上其本身文治武功都格外的出眾,就被丟到了涼州擔(dān)任刺史。
因為玄武叛亂的事情,影響很大,當(dāng)時涼州的官場,被打的七零八落,人人自危,韓德厚來了之后,并沒有繼續(xù)追究此事,而是迅速的建立的自己的班底,只用了半年時間,就穩(wěn)定了動蕩不安的涼州,站穩(wěn)了腳跟。
不得不說,韓德厚雖然不是科班出身,做事卻十分的老練,可謂是滴水不漏,不管是為人,還是做事兒,都十分的圓滑,畢竟是在天子身邊長大的人,沒有點(diǎn)兒過硬的本事,是不行的。
在韓德厚擔(dān)任涼州刺史一年半,整個涼州被其捋順之后,燕王李剛就選擇了就藩,來到了涼州,過上了閑人的生活。
現(xiàn)如今,燕王居住的燕王府,就是韓德厚在來到?jīng)鲋莩侵?,親自監(jiān)督建造的,其格局非常迎合了燕王的喜好,李剛在來到?jīng)鲋?,看到燕王府之后,甚是喜歡,由此可見,韓德厚此人的為人之道的高明所在了。
韓德厚雖然是涼州刺史,可是,每當(dāng)涼州發(fā)生大事之后,韓德厚都會登門拜訪燕王府,詢問燕王的意見,盡管大多數(shù)時候,燕王并沒有給出任何意見,但是,韓德厚每次都來。
如此作態(tài),有人稱贊韓德厚會做人,有的人則十分的鄙夷此人,認(rèn)為他就是燕王的狗腿子,至于外人怎么說,韓德厚從來不在意,依舊我行我素。
在涼州,刺史韓德厚和燕王李剛的關(guān)系好,那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不過,不管是燕王,還是韓德厚,都只做自己本分之內(nèi)的事情,本分之外的事情,從來不管,燕王只是當(dāng)了一個賦閑在家的王爺,對于一洲的政事從不過問,而韓德厚也做著一個臣子該做的一切,不失禮儀,讓人無可指摘。
然而,在燕王起兵,迅速的占領(lǐng)了庭洲之后,很多人都以為韓德厚會第一時間倒向燕王李剛,可是,出乎所有人預(yù)料的是,韓德厚并沒有這么做,自從燕王起兵之后,韓德厚就再也沒有登燕王府的大門,兩個人從之前的如膠似漆,變成的老死不相往來。
據(jù)說,最先知道燕王起兵的人,就是韓德厚,也是他第一時間把燕王起兵的消息,通過密折傳遞到了京城,也送到了康城。
在這兩份密折送出去之后,韓德厚就閉門不出,過上了閑人的生活,倒不是他故意消極怠工,而是因為在燕王起兵之前,他刺史的權(quán)利就直接被架空了,無事可做,自然只能賦閑在家了。
現(xiàn)如今,涼州的官員,有一半人選擇倒向燕王,還有一部分人選擇了作壁上觀,還剩下一小部分人,選擇站在了燕王的對立面。
一般遇到藩王造反,凡是那些站在其對立面的人,下場往往都很凄慘,不是被殺,就是被囚禁,然而,李剛卻沒有這么做,他只是架空了這些人,讓這些人無事可做,只能賦閑在家,只要你不主動跳出來搞事情,李剛也不會把你怎么樣,如果你想離開涼州,那也可以,李剛不但不會阻攔,反而會贈送盤纏,可謂是仁至義盡。
然而,真正選擇離開的人,卻少之又少,不是他們不想走,而是走不了,涼州的大部分官員,基本都在這里任職很多年了,家都安在這里,一家老小都在這里,走又能走到哪?
再說了,現(xiàn)在兵荒馬亂的,一個搞不好,就要死在半路上,與其這樣,還不如選擇留在涼州。
對待反對自己的人,李剛采取了懷柔的手段,而對于那些主動倒向他的人,李剛也是來者不拒,但是,卻也沒有給出什么承諾和好處,這讓這些人心中多多少少有些惴惴不安起來。
殷元魁不知道燕王想要做什么,朝廷也不知道燕王想要做什么,而涼州官場上的人,更不知道他想要做什么。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jìn)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