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農(nóng)工商兵,這個順序是不能亂的,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可是,在這個皇權時代,真正能夠出頭的,只有士,說白了,就是為官。
當然,這是就世俗王朝而言,在這五種職業(yè)之前,還有修行,不過,修行這種事情,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都太過于遙遠。
當兵的地位,其實是很低的,那些能夠憑借軍功位列中樞的人,終究是極少數(shù)人,很多人從軍的時候,是個大頭兵,離開軍隊之后,還是大頭兵,在軍隊的時候,還有軍餉可以拿,可是,他們離開軍隊之后,是沒有任何的保障,除了耕種土地之外,也只能去走一些偏門。
有門路的,可以去府衙當衙役捕快,或者去給那些豪門大戶當護衛(wèi)家臣,沒有門路的,卻有一定能力的,可以選擇經(jīng)商,或者給人做工,至于說,那些啥也沒有的人,若是不想當個農(nóng)民,就會走一些極端的路子,比如加入各大幫派,或者直接當土匪去,占山為王,打家劫舍,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和其的快哉。
很多地方的動-亂,往往都是這些退伍之人引起的,平頭老百姓面對諸多不公之事,往往選擇了忍氣吞聲,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不會跟朝廷為敵,而那些有錢有勢的人,他們只會巴結(jié)朝廷,也不會跟朝廷為敵,可這些退伍之人,當他們遭遇不公的時候,往往都會拔刀,從而引發(fā)一系列的悲劇。
總而言之,對于當兵的人,很多人是看不起的,也是厭惡,甚至是憎恨的,而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其地位使然,許一凡提出要提高士卒的地位,是一個很冒險的舉動。
許一凡不是第一個有這個想法的人,在他之前,各大王朝就有人想到了這一點兒,也卻做了,可是,收效甚微,甚至到了最后,得罪了一大堆人,弄得里外不是人,甚至還為此丟了性命,也沒能改變這一點兒,許一凡想要做到這一點兒,幾乎是不可能,別說他現(xiàn)在只是一個五品參將,即便他是大將軍,也不是說做到就能做到的。
對于許一凡提出這個想法,童貫和墨塵起初也是愣了一下,心中有些詫異,但是,想到許一凡在西北的所作所為,也就釋然了。
“詳細說說?!蓖灢]有直接反駁。
童貫在兵部待了這么多年,對軍隊的事情可謂是了若指掌,很多弊端其實他都知道,可知道又能如何,他也無力去改變,但是,他還是想聽聽許一凡的想法,畢竟,這個年輕人跟其他人有所不同。
許一凡深深地看了一眼童貫,就直接說道:“想要練兵,首先就得解決兵源的問題,而想要解決兵源,就得提高士卒的地位,這個地位不單單是在軍中,也在朝堂之上,更要在百姓當中樹立起來,最好是能做到,一人當兵,全家光榮的地步?!?br/>
“嗯?”
此話一出,童貫眼前一亮,好一個一人當兵,全家光榮。
“那你可有良策?”
許一凡點點頭,說道:“第一,重建軍功制度。”
“嘶......”
話才出口,童貫和墨塵就倒吸一口涼氣,二人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震驚。
重建軍功制度可不是什么小事兒,大炎王朝以武立國,以儒治國,文人在大炎王朝的地位很高,幾乎占據(jù)了大半個朝堂,而儒家向來反對用兵,對漢朝當初建立的二十級軍功制度是非常排斥的,一方面是二十級軍功制度,過于功利和血腥,因為軍功制度,武將為了上位,就會不斷的發(fā)起戰(zhàn)爭,這是很勞民傷財?shù)?,另一方面則是威脅到文官的地位。
大炎王朝雖然保留了軍功制度,可那也只是在軍隊當中,在朝堂之上,考慮更多的還是其他的東西。
許一凡卻沒有理會二人的震驚,而是自顧自的說道:“重建軍功制度,鼓勵百姓參軍,讓他們看到,除了讀書之外,還有另外的出路,要做到不以當兵為恥,而是要以當兵為榮,只有這樣,才會有更多的人,選擇當兵,甘愿當兵?!?br/>
“第二,要提高將士的待遇,這種提高,可以是軍餉上,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比如賜予良田,可以擁有奴仆等等,待其退伍之后,朝廷負責給安排差事兒,可以去府衙當差,比如做捕快衙役等等,讓他們即便退伍了,離開軍隊了,也能感受到,朝廷沒有放棄他們?!?br/>
童貫聽到這兒,微蹙的眉頭此時已經(jīng)緊蹙起來。
提高軍餉,這不太現(xiàn)實,現(xiàn)在炎軍將士可不低了,戶部一直想要削減軍餉,可惜沒有成功,若是再增加餉銀,估計戶部會擼起袖子打人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