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友50638223成為本書的第一個盟主,么么噠,づ ̄3 ̄づ,感謝大哥!
歷代王朝,百官想要崛起,往往只有兩個辦法,一個是功名學問,一個則是軍功,因王朝不同,兩條路難易程度不同,同時,王朝所處的時期不同,側重點也不同。
大炎王朝跟漢朝極其相似,都是以武立國,以儒治國,拋開文人的治國經略之外,首重軍功,在漢朝時期,軍功分為二十個等級,從而誕生了二十個爵位官職,殺敵越多,功勞越大,地位越是崇高,因此也有了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說法。
在漢朝初期的時候,滿朝文武當中,武將占據(jù)了絕大多數(shù)的位置,很多官員都是一路靠殺人殺上來的,很多寒門子弟憑借軍功快速崛起,從而位極人臣,而其家族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漢朝的軍事力量是在這近萬年以來,所有王朝當中,僅次于武朝的王朝,而在漢朝之后,其他王朝始終沒有人能超越漢朝,不過,這種崇尚武力的制度,用來一統(tǒng)天下,建立政權是極佳的策略,可若是在統(tǒng)一之后,還一味的尚武,那只會激化矛盾。
說起武將,人們對其最大的印象,就是能征善戰(zhàn),殺人如麻,粗鄙的屠夫,打天下他們可以,坐天下他們就不行了,軍功等級制度的出現(xiàn),使得很多讀書無望的人,找到了新的崛起之路,甚至很多文人在看到這條‘捷徑’之后,也紛紛棄筆從戎。
武將是靠軍功說話,或者說是靠拳頭說話,尤其是漢朝的官員,當年漢朝之所以走向覆滅,也是因為漢朝內部出現(xiàn)了極大的問題,問題的癥結主要還是源于軍功等級制度,導致整個漢朝分崩離析。
在漢朝中后期的時候,文官和武將的矛盾達到了白熱化,武將和武將之間的矛盾也無比的尖銳,朝廷和百姓的矛盾更是無比的激烈,內耗極其嚴重,而漢朝末期的皇帝知道其癥結之所在,也想過要去改變,可卻有心無力,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整個王朝滑入深淵。
在漢朝之后,諸多王朝也極其重視軍功,不過,有了漢朝的前車之鑒,軍功等級制度也只實用于軍隊,官員分為九品十八級,文官武將都在此列,在戰(zhàn)亂時期,武將的地位和權利往往要高于文官,而在和平時期,武將的地位和權利普遍都要比文官低一階。
大柱國是武將最高的官職,是漢朝就開始設立的,不過,在大多數(shù)時候,大柱國只是一個榮譽官職,不長設,一般都是在各大王朝在開國之初,封賞那些勞苦功高的武將,而在王朝穩(wěn)固之后,大柱國往往都成為了空懸著的官職,有的王朝甚至是沒有大柱國這個官職的。
武將夢寐以求的三大官職,大柱國,上柱國,仆射,前兩者不長設,仆射一職有的王朝稱之為太尉,是跟宰相、丞相并駕齊驅的官職,三公之一,其權利在兵部尚書之上,是一眾武將真正的扛把子。
大炎王朝建國近千年,仆射一直存在,擔任此官職的人多達百余人,擔任時間最久的是開國仆射,一共擔任了七十八年,歷經三朝,而擔任時間最短的,只有三年,大部分仆射在位時間,也就在十幾二十年左右,而房巨鹿是近數(shù)百年來,唯一一個擔任過三朝仆射的人,又是唯一一個同時擁有大柱國和仆射雙重身份的人。
在房巨鹿之后,許淳的崛起,被很多人當成是第二個房巨鹿,認為許淳是最有可能接任仆射一職的人,而以許淳當年的經歷和功勞而言,他在擔任鎮(zhèn)國大將軍一職之后,等待一段時間,等房巨鹿慢慢退居幕后,他就可以接任了,沒有人會有異議,反而覺得理所應當。
可惜,許淳沒有等到那一天,在許淳之后,整個大炎王朝居然找不到第二個房巨鹿,也找不到第二個許淳,這不由得讓人有些唏噓。
但是,在這三年的時間里,隨著時局的不斷變化,新的武將逐漸展露頭角,有六人有希望擔當此任,除了三位大將軍之外,一直在縱橫書院讀書教書的李承賢,從黃陵走出來的李建澤,以及新起之秀許一凡。
三位大將軍雖說有希望擔當此任,可機會不大,夏侯拓早期在兵部任職,在許淳離開鎮(zhèn)北軍之后,他就擔任鎮(zhèn)北大將軍,在炎武帝北伐的時候,更是成為了兵部尚書,遙領兵部近兩年,才主動請辭,如果炎武帝有意讓夏侯拓擔任仆射的話,當初就不會答應夏侯拓的請辭了。
鎮(zhèn)南大將軍武英叡也不可能,此人在行軍打仗方面是可圈可點的,不過,此人十分的保守,無論是治軍,還是作戰(zhàn)一直都是如此,守成有余,進攻不足,另外,此人有他國血統(tǒng),其母親是北蠻人,雖說血脈論在大炎王朝并不是什么大問題,可在某些重要職位上,還是一個很大的缺點。
至于說殷元魁,在他還是鎮(zhèn)海大將軍的時候,仆射一職跟他沒有多大關系,而在其擔任征西大元帥的時候,也沒有人看好他,可是,現(xiàn)如今卻不同了,他連滅六國,打下了十八座城池,拿下了三洲之地,其功勞之大,一下子就蓋過了夏侯拓和武英叡。
當初在封賞西北諸軍士的時候,殷元魁成為鎮(zhèn)西大元帥,算是撤掉了他鎮(zhèn)海大將軍的職位,秦之豹擔任鎮(zhèn)西將軍,也就是說,將來執(zhí)掌西北軍權的肯定是秦之豹,鎮(zhèn)西大將軍這個職位肯定是秦之豹的,那么殷元魁的去處只有三個,要么像當年的許淳一樣,回到京城擔任鎮(zhèn)國大將軍,要么就是接替房巨鹿的仆射之職,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給其大柱國的頭銜,外加其他的封賞,讓其退居二線。
第三種可能性不大,現(xiàn)如今,亂世降臨,正是朝廷用人之際,炎武帝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讓殷元魁解甲歸田,雪藏起來的,因此,在碩果僅存的三位大將軍里面,殷元魁是最有可能接替房巨鹿的。
但是,殷元魁雖有大功勞,可他丟了海洲,還間接的葬送了鎮(zhèn)海軍,這是不爭的事實,他若想接替房巨鹿的仆射之職,還需要再立新功,不然是沒可能的。
另外就是李承賢、李建澤和許一凡這三個人了。
這三個人之所以被人提出來,原因有很多。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