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茶?”
聽到這個嶄新的名字,許一凡一臉疑惑的看向姜三甲,問道:“什么是悟道茶?”
姜三甲并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了一段不為人知的老黃歷。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人可以習武,也可以修行,妖獸也可以修行,而無論是人族,還是妖獸,修行難,登頂就更難了,每一個絕世強者的出現(xiàn),都需要大量資源和天材地寶的堆砌。
如果沒有這些資源,修行依舊能修行,可進度卻異常的緩慢,不管你天賦多好,悟性如何超凡,都會在修行到一定境界之后,遇到瓶頸,而想要打破這些瓶頸,單純的依靠一味的苦修是不行的,是需要借助外物來突破的。
天地之大,蘊含著無數(shù)的元素,這些元素既可以被人吸納,轉(zhuǎn)換成真氣,也可以被妖獸吞噬,以此來砥礪修為,但是,元素這種東西,就像是氧氣一般,看不見,摸不著卻又真實存在,而在眾生萬靈當中,吸納天地元氣的,既不是人,也不是妖獸,而是大自然的諸多植物。
植物是無法修行的,可是,當它們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不斷吸納元氣之后,自身也會發(fā)生變異,比如人參這種東西,在深山老林當中,不敢說隨處可見,可也并不稀有,一支人參的價格,往往可以讓一個普通家庭,富裕的渡過一個好年。
這還是年份很短的人參,而人參之所以會那么值錢,除了它本身對人體有著各種滋補的作用之外,最重要的,還是人參相較于其他植物,更容易吸納元氣。
眾所周知,人參的年份越久,越是值錢,都說千年人參賽黃金,這不是什么夸張之語,因為真正有上千年的人參,它們體內(nèi)存儲的元氣,是很驚人的,人服用之后,雖然不能做到起死回生的效果,卻也可以吊住一條命。
在修行者占據(jù)著主動地位的那些年里,很多人都在為了突破境界而費盡心機,有人忙忙碌碌一輩子,到最后還是什么都沒得到,最終化為一捧黃土,可有的人什么都沒做,因為一個意外就突然破境,這就是差距,修行者管這個叫機緣。
自武夫發(fā)現(xiàn)可以用妖獸的精血和妖膽淬煉體魄,免去靠水磨工夫打熬的過程之后,天地間的妖獸就被大肆獵殺,而在武夫之后,其他修行者也相繼發(fā)現(xiàn)了很多可以協(xié)助自己突破境界和修為的天材地寶。
人參這種東西,對于世俗王朝,尋常百姓來說,是一等一的好東西,可對于修行者來說,那不過是雞肋而已,就路邊的大白菜一般,沒什么稀奇的。
當然,這是指那些年歲在三千年以下的人參,而當其年份到了三千年以上,那人參在修行者眼中,還是很值錢的,因為很多藥材在超過這個年限之后,其體內(nèi)蘊含的元氣非常龐大,服用之后,可以幫助修行者破除瓶頸。
只是,這種年份的天材地寶,很難遇到,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在各大修行體系崛起的時候,第一個人發(fā)現(xiàn)這個秘密之后,就很快被其他人注意到,然后這些天材地寶就像從上古時期存活下來的妖獸一般,遭到了修行者無休止的攫取。
每一件天材地寶的形成和成長,都是極其不易的,而在修行者無節(jié)制的攫取之后,很多天材地寶出現(xiàn)了枯竭,甚至是滅絕,當修行者發(fā)現(xiàn)并且重視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很多天材地寶已經(jīng)滅絕了。
說到這,姜三甲看向許一凡,問道:“你知道為何各大修行體系會選擇避世嗎?又可知為何現(xiàn)在的修行者和武夫,破境如此之難嗎?”
這個問題很大,不好回答,修行體系為何選擇避世,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還是修行者和普通人有很大的區(qū)別,修行者的境界越高,他們的壽命就越長,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事情,在修行者當中屢見不鮮,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修行者的破壞力很強,越是高境界的修行者,一旦他們不遵守規(guī)則,其造成的破壞是難以想象的,其威力堪稱天災。
至于現(xiàn)在的修行者和武夫為何破境很難,許一凡覺得應該跟天地間的元氣越來越少有關,修行者破境難,是不是因為這個,許一凡不清楚,但是武夫破境難,許一凡知道緣由。
武夫是以自身為根本,主要就是打熬自身體魄,對身體進行不斷的挖掘,說白了,就是想辦法把人體的潛力逼出來,而這種挖掘和打熬,在前期的時候,尋常的辦法就可以,比如走樁,比如挨打等等。
可當他們的境界達到一定程度之后,這些尋常的辦法,不能說沒有絲毫的效果,而是收效甚微,需要靠水磨工夫,日積月累一點點去砥礪,到了這個時期,若是沒有一定的毅力和耐心,是很難堅持下去的。
其次,就是武夫體系的不完整,自從武朝滅亡之后,武夫從修行體系的魁首直接跌入塵埃,導致很多修行法門缺失,而后來的武夫,能夠有所成就,也是靠著無數(shù)前輩不斷探索,才走
到現(xiàn)在的。
另外,妖獸的罕見,也成為了一個重要原因,妖獸的精血和妖膽確實可以幫助武夫砥礪體魄,可是,武道鼎盛的時候,天底下大部分的妖獸都沒能逃脫被獵殺的命運,而那些能夠存活下來的妖獸,不是選擇了遠走海外隱藏自己,就是依附其他修行體系,借以生存,而‘野生’的妖獸少之又少,就算有,一般人也很難將其獵殺。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