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蕓端著一梅花托盤,盤內(nèi)擱著一個小小的如意青花瓷碟,碟內(nèi)盛著幾塊精致的綠豆糕,另有一盞香茗,腳步輕盈,無聲來到李菡瑤身邊。
“妹妹,吃塊點心?!?br/>
“姐姐來了?!?br/>
李菡瑤轉(zhuǎn)身,對鄢蕓一笑,低頭看向瓷碟,見點心旁有一小銀勺,忙捏起來,一面說“謝謝姐姐”,一面挖了半塊綠豆糕送進嘴里,無聲咀嚼。等咽下后又道“這綠豆糕倒新鮮,綿軟又香甜。呀,就到端午了呢?!?br/>
鄢蕓托著盤子讓她吃,先道“昨晚連夜做的。”跟著又補充李菡瑤的話,“后天端午?!?br/>
李菡瑤點點頭。
她笑道“還是咱們江南的點心好吃。”
鄢蕓道“咱們是江南人嘛?!?br/>
等她吃了一塊,又把茶遞給她。
李菡瑤端過來,小口抿著。
鄢蕓看著她,問“妹妹何時告訴朱雀王?”
李菡瑤道“等傍晚船泊下再說?!?br/>
鄢蕓道“妹妹突然說不去霞照,朱雀王會不會疑心?”
李菡瑤神秘一笑,道“誰說我不去霞照!”
鄢蕓疑惑道“妹妹不是說,先回景泰府籌備……”她沒說下去,李菡瑤自會明白她所指何事。
李菡瑤左手端著茶盞,右手捏著小銀勺,又挖了半塊綠豆糕吃著,等咽干凈了口里的糕,才渾不在意道“登基的事你們先看著辦,待大典那天我再回去不遲?!?br/>
鄢蕓吃驚道“不可!這是何等大事——”說到這,她不自覺朝身后掃了一圈,附近沒人,值守的將士離她們尚有幾丈遠,但她依然壓低聲音道——“大典要祭告天地、祖宗,禮儀繁瑣,咱們又是頭一遭,也沒個熟悉的人指點,妹妹不在那坐鎮(zhèn),倘若有一點半點錯漏,豈不誤事?”
李菡瑤駁道“大典禮制也是歷朝歷代傳下來的,是前人制定的。既是人制定,便會有添減,每代君主都有廢有立。我自然也能添減。再者,君王的登基大典不過是做給天下人看的,擱在眼下,則是給對手震懾,并借勢。若天命在我,無論這登基大典儀制如何,后人也會稱頌;若天命不在我,學(xué)的再像也被人說是‘沐猴而冠’?!?br/>
鄢蕓瞪著她,想說什么又無可反駁,半晌才“噗嗤”一笑,道“罷了,你若非叛逆到驚世駭俗,也不會起兵造反,建月國、稱月皇了。我便放手辦去了?!?br/>
李菡瑤笑道“辛苦姐姐了。”
鄢蕓道“再辛苦也是該的?!?br/>
李菡瑤點點頭不再說。
歷史上許多謀權(quán)篡位、起兵造反的人,常在未舉事前就私造龍袍,李菡瑤雖未如此心急,但從舉旗造反那一刻開始,各種事項也都在籌備中。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