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作為戰(zhàn)國最初的第一霸主,在魏惠王時期與齊國的桂陵之戰(zhàn)和馬陵之戰(zhàn)時戰(zhàn)敗,丟失了十多萬精銳魏武卒,在西面又被秦國奪得了河西之地,從此導致魏國就此一蹶不振……
不過魏國當時輸的不冤,東面的齊國是齊威王執(zhí)掌,西面的秦國又是六世余烈之首的秦孝公繼位,這兩位君王在華夏歷史上是能排得上前列的,魏國能維持一個不錯的局面,也算魏惠王能力不錯。
在其后,到了長平之戰(zhàn)后期,信陵君竊符救趙,以八萬魏武卒精銳解了邯鄲之圍,又在黃河之南大敗于秦軍主帥蒙驁。
這就是魏國歷史上僅有的兩次高光時刻。
但隨著秦國國力的增強,直面秦國兵鋒的三晉愈發(fā)虛弱,魏國國土和人口不斷喪失,所以其兵馬也日益減少。
函谷關一戰(zhàn),二十萬魏武卒已死,魏國上上下下,哪怕占據的是人口繁盛的中原地區(qū),也難以再抽調出更多的兵馬抵擋秦軍。
因此,魏人求和,在秦國的眾多將領看來,恐怕是真的膽怯了!
畢竟求和獻城這樣的先例,在秦國東出攻打六國之時,就已經屢見不鮮了!
“惜哉!”
王翦嘆息一聲,將書信扔進一旁的火盆中,任其焚燒殆盡,“若是此刻大梁城中尚有信陵君守城,我秦國亦不敢覬覦魏國疆土……”
他此話一出,兩列的秦國將領臉色有些猶豫,不知該說不該說。
等了片刻之后,王翦復又道:“這不是六國之人常說的,假使信陵君魏無忌仍在,虎狼之秦尚不敢東顧!”
“這些話,老夫只是聽聞一些,當不得真,當不得真!”
王翦連連擺手。
此話一出,頓時哄笑滿堂。
兩列的秦軍將領笑得前仰后翻,不知不覺沖淡了之前十多萬秦軍傷病的慘淡氛圍。
“一國之興衰竟然妄圖寄托于信陵君一人,而不思精進國力,六國之人,真是讓人可笑?!?br/>
一旁的秦將李信搖了搖頭,笑著說道。
他們倒不是在笑信陵君這戰(zhàn)國四大公子之一,信陵君魏無忌確實做到了破秦存趙的壯舉,讓呂不韋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都不敢再東出謀奪六國疆土。
但是六國之人往往將希望寄托于天降神人,來帶他們走出困境,而不圖自身的精進改變,這點實在讓人可笑。
“自商君變法之后,敗我秦軍者,也不僅信陵君一人,馬服君也是,在瘀與之戰(zhàn)破我秦軍鐵騎,但此刻六國日衰,而我秦軍日盛,這又是為何?”
“是因為不僅我秦國歷代先王明君吏治,也有我秦國在各方面都勝于六國的原因,不管是人口、土地,還是制度,我秦國都勝于六國!”
“一縣之人口,我秦國可征五萬兵馬,而六國之人,僅能征得三萬!”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