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國開店?”
    李國豪詫異的問道。
    “昨天晚上從張棟那喝完喜酒回去后,我以前的一個大學同學打電話給我,問我香江是不是有一家宮廷糕點……”
    原來,幾個月前,華納派人來香江跟李國豪商量《功夫熊貓》的歐美版權,得到授權后,便很快的在美國那邊進行了同步翻譯。
    除了將中文翻譯成英文外,還將一些細節(jié)處理了一下,動畫片也是一樣的。
    也幸好當初李國豪讓上官小寶等人畫《功夫熊貓》的時候,風格跟后世原本的很像,雖然在動畫片上達不到那個程度,可在漫畫書上,卻已經(jīng)跟后世差不多了。
    之后。
    之后就火了。
    本來熊貓這個生物,自從今年二月份從大陸運送到美國,便掀起了一波去美國首都花生頓看熊貓的熱潮。(不能寫)
    讓當?shù)氐闹蓍L又喜又憂。
    喜的是帶動了當?shù)氐慕?jīng)濟發(fā)展,憂的是人太多了,導致國家動物園臨時關閉了幾天,以此來抵抗這股熱潮。
    隨著時間的流逝,去動物園看熊貓這個事情,并未減少多少熱度,反而因電視報紙報道,說有不少人不遠千里萬里開車,坐飛機來看熊貓,又掀起了更大的一波看熊貓熱潮。
    不排除華納的人在里面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緊接著不久,華納就在出版社發(fā)布了《功夫熊貓》漫畫,又在半個月后,在電視臺上線了動畫版。
    神秘的東方國度,異域風格的建筑,可愛呆萌的阿寶,都成了這群70年代被稱為垮掉的一代的美國人所喜愛的對象。
    這一代的美國人;反叛,搖滾,嬉皮,lsd(迷幻藥)。
    這些東西都不是重點,重點在于,這一代人很喜歡新鮮的事物。
    就好比功夫與李小龍。
    在李小龍還未在美國出名的時候,功夫熊貓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中華文化。
    不得不說,翻譯功夫熊貓的人還是很有水平的,不僅還原了原著所要講述的內(nèi)容,同時也給漫畫增加了更多的美國笑料。
    在人們追看漫畫動畫的時候,里面出現(xiàn)頻率最多的“宮廷糕點”,就引起了一批喜愛甜食人的注意。
    有些實踐派,或者住在唐人街的不遠美國人,紛紛駕車前往唐人街,試圖尋找這些東方點心。
    可找了一圈后,發(fā)現(xiàn)的確有不少相同樣貌的點心,可味道卻差強人意,讓他們一度很失望。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