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洪濤和艾琳沒有要托馬斯的別墅,他們一是不想搭這份人情,二是也沒再打算回佛羅里達去度假,洪濤和艾琳已經(jīng)商量好了,他們要用比較經(jīng)濟和原始的方式進行一次穿越美國的旅程,設(shè)計的初衷是從紐約出發(fā),然后一路向西,直達美國西海岸的西雅圖市。至于能不能完成,他倆誰也沒譜,尤其是洪濤,他給自己下的決心就是:盡量往遠處走,走累了就換飛機,實在不成就飛回來。
“你十分缺乏冒險精神,沒有年輕人的朝氣!除了在床上之外?!边@是艾琳聽完洪濤的決心之后對他做出的評價。
“老子的朝氣在上輩子就用光了,湊合忍著吧!只要在床上不偷懶就算好小伙子!”洪濤嘴上沒說,只是在心里自己鼓勵了一下自己,對于艾琳的諷刺挖苦一概不理,就是不做那個無聊的保證。
為了能把美國從東到西轉(zhuǎn)個遍,艾琳設(shè)計了一條非常向交流電波的旅行線路,起點就是紐約。從這里出發(fā)之后,他們將先向南到華盛頓看看,既然要玩遍美國,首都總是要看看的。然后向西北斜穿賓夕法尼亞州,進入俄亥俄州的克利夫蘭,順便把芝加哥也轉(zhuǎn)轉(zhuǎn)。
從芝加哥出來之后,再一路向南,穿過伊利諾斯州、密蘇里州、奧克拉荷馬州,最終抵達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城。到了這里,美國差不多就轉(zhuǎn)了一半了,如果洪濤覺得還有力氣走的話,他倆還可以繼續(xù)向西北方向前進,沿著科羅拉多州、猶他州、內(nèi)華達州直抵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亞州,沿途看看丹佛、鹽湖城、拉斯維加斯、洛杉磯這西中西部城市,最后就可以沿著西海岸往北,穿過舊金山、薩克拉門托、波特蘭、抵達西雅圖了。
整個的行程洪濤按照艾琳規(guī)劃的線路大概算了算,單程差不多要近8000公里。這還只是交通路線的距離,還沒算在每個城市里溜達的路程,完完全全就是一次萬里長征。
這次美國的萬里長征當然不能像革命先輩一樣用兩條腿去完成,既然是車輪上的民族,那洪濤也就入鄉(xiāng)隨俗車輪一回吧,他倆準備開著艾琳那輛二手的馬6橫穿美國。至于那輛車能不能夠完成這個壯舉,洪濤心里可沒底,好在艾琳已經(jīng)吐口了,如果這輛二手車除了毛病,她也奢侈一回。直接到最近的城市里再買一輛新車,就當是洪濤這次用獎金給自己媳婦換一輛開。
可能有的人要說了,你這是瞎扯淡,半路買新車你還得磨合,弄不好這輛新車就被你們倆給開毀了。其實這是一個錯誤概念,新車磨合已經(jīng)是幾十年前才需要考慮的問題,由于發(fā)動機制造工藝和材料的進步,現(xiàn)在的新車已經(jīng)不用經(jīng)過這個步驟了。至于為什么那些4s店里還要求買車的客戶進行磨合,那是無良奸商與無良生產(chǎn)商之間的貓膩。他們把應(yīng)該在生產(chǎn)線上做的事情,全都推給了我們這些消費者去幫他們做,這樣他們就可以省下大筆的費用。
在美國這里,像艾琳這個年紀的人都沒聽說過新車還需要磨合期。不管是高級跑車還是普通緊湊型轎車,只要出廠,就意味著是可以正常使用的。什么叫正常使用?就是你車子應(yīng)該有的功能必須得有,馬上就得能用!
所以在這里買新車。出了門兒就得全須全尾,能跑多快就得跑多快,至于什么新車限速片那種玩意。在美國那個銷售商或者生產(chǎn)商也不敢往車上裝,因為裝上以后消費者就會認為你的汽車有問題,搞不好還得上法庭告你。
其實國內(nèi)這些4s店關(guān)于新車磨合的規(guī)定里有很多漏洞可以鉆,比如你要買一輛車,那你就別管它磨合不磨合,來了就使勁開,如果這輛車沒出問題,那說明這輛車質(zhì)量過關(guān),如果它出問題了,立馬去找4s店換車,這等于是幫你檢驗新車的質(zhì)量呢。
新車這個問題就說這么多吧,釣魚比賽結(jié)束之后沒幾天,洪濤和艾琳又踏上了征程,第一站就是美國首都,華盛頓。
一說起首都這個詞,不管是中國人還是歐洲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城市!即使不是全國最大的城市,也得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但是這個思維到了美國就不適用了,美國人從上到下都有一個毛病,就是特別害怕政府強大。在他們心目中,政府就是一個管家,只要能滿足基本的管理功能就ok了,堅決不允許管家比主人還nb。
在這種習(xí)慣思維下,美國各級政府可就倒霉了,從聯(lián)邦政府開始,一直到郡縣管理部門,很少能夠把自己的辦公地點設(shè)立在大城市里的。比如華盛頓州的首府在奧林匹亞、德克薩斯州的首府在奧斯丁、佛羅里達州的首府叫塔拉哈西、加利福尼亞州的首府在薩克拉門托等等。
華盛頓州有西雅圖;德克薩斯州有休斯敦、達拉斯、圣安東尼奧;佛羅里達州有邁阿密、奧蘭多、杰克遜維爾;加利福尼亞州有舊金山、洛杉磯、圣迭戈;同這些美國大城市相比,奧林匹亞、奧斯丁、塔拉哈西這些州首府恐怕大多數(shù)中國人都沒聽說過吧?也就薩克拉門托還算稍微大點,不過洪濤也是從nba比賽里聽說這個城市的,薩克拉門托國王隊嘛。
用艾琳的話說,既然你享受了身份和地位,那就別再去享受繁華富貴了,找個鳥不拉屎的地方蹲著去吧。反正現(xiàn)在通訊都發(fā)達,管理一個州或者一個縣,沒必要非在大城市的中心區(qū)占個窩。那里地價那么貴,憑什么要給你們這些吃老百姓稅收的人使用呢。
在美國年輕人最想干的不是當官,而是去當體育明星、流行歌手、科學(xué)家、藝術(shù)家、大商人,因為當官限制太多,待遇很一般,除了那些立志要去實現(xiàn)自己政治抱負的人之外,就是家族有傳統(tǒng)參政習(xí)慣的年輕人才會選擇從政。在美國如果你說一個人是政客,這可不是一個褒義詞,政客就代表著謊言、欺詐和冷酷無情,這和美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相悖。
唯一檔次稍微高一點的,就是華盛頓這個美國首都了,作為聯(lián)邦首府,這里就相當于各家的客廳,美國人琢磨了琢磨,為了自己的臉面,還是稍微給它裝修裝修吧。但是折騰了半天,華盛頓在美國城市中也排不上前15名。
華盛頓市的全名叫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qū),是由美國的首任總統(tǒng)喬治.華盛頓提議建立的。原因并不是美國當時沒地方當首都,而是南北兩方議員都想把首都弄到自己州里去,好在未來的政治斗爭中占點便宜。
你想啊,首都如果放在那個州里,一切的吃喝穿用不都得依靠這個州多一些,按照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的原則,聯(lián)邦政府肯定要對這個州有些優(yōu)惠,這樣一來對別的州就不公平了。
這個道理華盛頓也懂,他不想在建國之初就把這種不公平的種子埋下來,于是就主張聯(lián)邦政府哪個州都摻合,咱重新選塊地方新建一個首都。也是為了表示公正,最終就選在了現(xiàn)在華盛頓特區(qū)所在的這片地方,因為這里是當時南北雙方的分界線--波托馬克河,于是就在河邊一塊雜草叢生的灌木叢中,美國的首都就成立了。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這里不叫華盛頓市,當時華盛頓為了紀念發(fā)現(xiàn)美洲新大陸的人,把這里命名為哥倫布市。但是這位美國第一總統(tǒng)還沒等城市建成,就與世長辭了,后人為了紀念他,才把這里命名為華盛頓市。后來華盛頓市逐漸擴大,把周圍的喬治城、華盛頓縣都給吞并了,于是就被叫為哥倫畢業(yè)特區(qū)。
全名也就成了今天的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qū)(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qū)(),ashington就是華盛頓市,d.c就是dist日逼a,代表哥倫比亞特區(qū)。雖然名字都是一個意思,但是含義不太一樣,華盛頓市即是指美國的首都,而哥倫比亞特區(qū)泛指由聯(lián)邦政府管理的這片區(qū)域。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