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到家,林四軍就抱怨了:“姐,今天的大兇蝦比昨天還要少了,而且人很多,不僅咱們大隊的,還有大塘生產(chǎn)大隊的、唐家岙生產(chǎn)大隊的,也許等明天連我們釣大兇蝦的位置都沒有了。”這兩天這邊釣大兇蝦的動作那么大,隔壁的大隊怎么可能沒有發(fā)現(xiàn)?
林依依:“這湖也不是我們的,咱們有的釣就不錯了……大軍,家里的水沒了,你帶著弟弟去挑水,挑了水咱們再吃飯。今天你們辛苦了,姐姐給你們蒸了肉干,一人一片。”肉還是肖家送來的,被她曬成了肉干。
林大軍本來有些不滿,剛釣了大兇蝦回來就去挑水,這是要累死他,但是聽到姐說給他們吃肉片,他馬上就不說了。林大軍這個人,說白了,你讓他干活,要給他好處,他就沒什么意見了。這樣的人,其實比林二軍簡單。
晚上,林依依讓弟弟們帶著林五弟玩,她晚上要奮斗寫稿子了。
連著兩天,林依依寫了好幾篇短篇,分別有一千字、三千字、五千字的,她不知道縣城的報社喜歡哪種類型的文章,所以多寫了幾篇。長篇的稿子還沒寫,因為時間不夠。寫好短篇的稿子,她就去了公社,公社那邊有郵局,可以直接寄到報社。
與此同時的縣城張家。
楊桂蘭的那戶遠(yuǎn)房親戚姓張,和楊桂蘭娘家的關(guān)系有些遠(yuǎn)。
今天張先生下班回到家,他媳婦就給了他一封信。
張先生:“這是信?我的?”
張夫人:“可不是你的?寄到咱家來了,也沒個寄信地址,不過從郵政編碼上看,是咱們縣的。”
張先生有些不解的撕開信封,只第一眼便道:“這字寫得倒是好。”然后接著看了,看完之后,他眉頭緊蹙。
張夫人:“怎么了?”
張先生問:“孝軍呢?”林二軍現(xiàn)在改名張孝軍,孝是孝順的意思,不言而喻,軍是保留林二軍原本的名字,也算是張家人的一份心意。張孝軍已經(jīng)把戶口轉(zhuǎn)到了張家的戶口本上,相關(guān)手續(xù)也辦好了。
張夫人欣慰:“這不,馬上就要念初中了,他在看書預(yù)習(xí)呢,倒是個努力的孩子?!?br/>
張先生點點頭:“來房間?!?br/>
張夫人不解,看丈夫神情有點嚴(yán)肅,跟著進(jìn)了房間。進(jìn)了房間之后,張先生把那封信給了張夫人:“你看看,怎么說?”
張夫人看了信,有些吃驚,生氣倒是不至于,他們和張孝軍也沒相處幾天,雖然覺得這孩子努力、上進(jìn)、對原本的家庭也是孝順,但是要說深厚的感情那么是沒有的。人的感情都是處出來的,不然哪里有生恩不如養(yǎng)恩的說法?“這……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有人嫉妒孝軍,所以才?”
張先生道:“這件事具體如何我也不了解,對方寫這樣的信來,無非是兩個原因,一個是好心、一個是為了破壞我們收養(yǎng)孝軍的事情,但不管是哪個原因,我們也不可能因為一封信就懷疑孝軍,再說孩子已經(jīng)過戶了,如果因此把孩子還回去,也是行不通的?!?br/>
張夫人:“那萬一孩子是個不好的呢?你看信中說的,說孝軍小小年紀(jì),為了自己上學(xué)、能有糧食吃,蠱惑自己的親姐姐去賣血養(yǎng)他。還說到,為了讓我們收養(yǎng)他,想辦法斷了家里的糧食來源,這樣一來,家人就會迫于沒有糧食而貪那200塊的錢……這事情,我怎么就心頭煩躁?”
張先生:“桂蘭不是說林家人是好的嗎?孝軍的大姐把200塊也還給他了,但因為這是我們給林家的錢,林家給了孝軍,我們自然不會拿回來。不過,信中既然這樣說了,我們就先觀察孝軍一段時間。”
張夫人:“那萬一孝軍真的……真的心機(jī)深沉呢?”
張先生笑笑道:“小小年紀(jì)哪來這么多的心機(jī),如果真的如此,我們也防備著點。”
張夫人還是有點猶豫:“那把再還給林家?”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jìn)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