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知道“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典故出自哪里,但姜太虛還是聽懂了林寧之言。
他此次前來,本不愿說此事,可又注定繞不開,因此直言道“若林郎君只是單純的殺幾個為禍甚重的世家子,我又豈會迂腐至此?只是,林郎君你要做的,不只是殺幾人,而是將他們誅絕夷族?!?br/>
林寧輕聲笑道“我不敢保證所殺之人一定都是罪惡滔天十惡不赦之輩,但我可以保證,一定沒有無辜之人?!?br/>
姜太虛搖頭道“林郎君,你并非朝廷正統(tǒng),由不得你來審定誰有罪,誰無辜。你非糊涂之人,應當明白,若天下人人皆如郎君這般,社稷必亂!俠以武犯禁,到頭來苦的一定是黎庶百姓……”頓了頓,他自知無法說服林寧,便道“此事且到日后再提吧,我聽說林郎君曾與夫子相約,輕易不再對世家下手,可是當真?”
林寧呵呵笑道“不是輕易不對世家下手,是輕易不再如誅殺毛家那樣殺絕滿門,輕易不見血罷?!?br/>
姜太虛聞言,面色明顯舒緩下來,點頭道“若如此,郎君之道,與吾所求大道,則相類幾無差別矣?!?br/>
林寧聞言,啞然失笑。
讀書人果然不愧是讀書人……
姜太虛見他如此,難得有些難為情,卻也敢勇于承認“吾之大道,借鑒于郎君之法,當日我以半師禮拜林郎君,其實并不曾想會有如此這般事發(fā)生?!?br/>
林寧擺手道“大道便擺在那,非我一人獨有。姜兄學去了,并學以致用,若能多造福些百姓,我只有高興的份兒。”
姜太虛聞言,感慨道“郎君之胸襟,一如既往的博大寬宏。林郎君,實不相瞞,此次前來,吾是相求與郎君結盟的。”
“結盟?”
林寧笑道“姜兄欲與我一介山賊結盟?”
姜太虛搖頭道“林郎君有所不知,雖然齊國已經(jīng)退出了中原大戰(zhàn),但對秦、楚二國卻割地甚廣,再加上賠款、賠糧……齊國元氣大傷。西邊和南邊各丟二十五城,齊國半壁江山不復所有。蒯氏所起的世家之亂仍未平息,朝堂上也是暗流涌動。此時我強推新法,必須要強有力的助力。若是其他人,自不會如此異想天開。但林郎君不同,林郎君同樣心懷蒼生黎庶,是腹有乾坤浩然氣的君子,所以吾愿與郎君結盟,互為援助。”
林寧心中對姜太虛的打算心知肚明,其實他應該也知道這一點。
夫子西游,與侯萬千有過會面,許多事雖還無法精確,但大抵上也都可以確認了。
念及此,林寧也不準備裝腔作勢拿捏一番。
結盟本就是對雙方都有利益之大好事,他點頭道“先前便與夫子說過此事,姜兄既然又親自走一遭,那么此事便如此罷。但愿你我二人聯(lián)手,能讓天下蒼生少受些磨難,早日平息三國之亂?!?br/>
到了他們這個位置,再立什么字據(jù)就是玩笑話了……
對某些人來說,國事,本就是言出法隨,一言決之的事。
故而才有一人興邦,一言興邦的說法……
至于具體的事,就不需要再定下條條框框了。
二人皆可在結盟的旗幟下,發(fā)揮最大的能動性。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