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生吊了眾人好久的胃口,實(shí)在是經(jīng)不住玲瓏的磨了才揭開謎底。
把紙按照劃分的劃痕一點(diǎn)一點(diǎn)折合起來,最后成了一個(gè)四四方方的盒子,那有畫有字的正好是正面。
玲瓏驚訝不已覺得好生妙哉,只不過還是不太明白用途。
沐生給大家一一解釋道,這叫打包盒,“用來打包客人沒吃完的點(diǎn)心,或者是小吃,只要沒有湯汁的都可以”。
油紙有些軟成不了形,沒有辦法裝有重量的糕點(diǎn)在里面。
所以沐生用的兩層油紙?jiān)诶锩嫔狭藠A心,用硬麻布拿臘浸透后粘在油紙里頭。
在畫上模型用剪刀剪下來,在各面的分割線上劃上一刀更好折疊。
這些字和畫也不是直接畫上去的,而是拜托玲瓏用木頭雕刻而成的印章直接印上去的,而粘合處用的不是普通的粘膏,因?yàn)槠婀值漠愇短貢?huì)影響食物,而是用的松香。
雖然成本高了些,但是起到宣傳作用,用來裝糕點(diǎn)也不容易損壞糕點(diǎn),又新奇能吸引人,而且一般店里也不管輕易模仿,畢竟布和松香膏都不便宜,一般的小店面不會(huì)輕易模仿。
眾人布置好店里的一切確保萬無一失,沐生給大家分配工作,哪些人來剪,那些人來印,那些人來折,安排完之后又命人去買些好酒好菜,讓朱有糧一伙大干一場,等忙完了大伙好好吃一頓。
李大姐也被請過來了,安排明天的事宜,送一大批新鮮的蔬菜,和酒還有果醋過來。
上次自從得了沐生的話后,李大姐把家里的耕田都種上了菜,村里人都背地里說她魔怔了。
還有好心的老人家來她家拉著李母苦口婆心的勸說,李母解釋了好久那老輩人家才嘆口氣離去。
目前李大姐家里也確實(shí)沒什么糧食,都是每回千里迢迢來街上市場買的地瓜和一點(diǎn)糧食鋪?zhàn)永锩尜I的糙米。
雖然現(xiàn)在手里有些錢了,但是窮苦慣了還是舍不得吃穿,存起來才放心。
沐生本估量著李大姐人手不夠要不要帶一個(gè)人去幫忙,不過卻被拒絕了,“家里母親病好了,身子硬朗了特別多,能幫忙干的過來”。
“地窖那您也不用擔(dān)心,我這陣子在家抽空脫了好些黃泥磚,把地窖圍進(jìn)了院子,又這那栓了幾條大黃狗,可安全著呢”。
聽到李大姐怎么說,沐生暫時(shí)也就放心了,不過到時(shí)候還是要派人看守。
安排完所有事項(xiàng)后沐生讓大家下了早工,給的卻還是一天的工錢,一行人歡歡喜喜的吃了結(jié)尾飯。
沐生也還是用食盒打包了好些新鮮的菜回去與家里人一起吃。
這回沒有再那到屋子里與無塵單獨(dú)分享,而是提進(jìn)了安山的屋子大伙一起吃。
澤東吃到這些菜時(shí)眼睛里的光亮了亮,沒吃多少飯卻下了不少菜。
只是無塵安山父子倆心里有事,再好吃的菜也如同嚼蠟。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jìn)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