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準備的差不多,剩下是交待家事,劉愈要盡量安撫好韓家姐妹的情緒。
外出公干帶家眷已是皇帝的恩典,帶了妻再帶妾,那就不是去公干而是全家外出旅游。這年頭交通不便,沒人愿意顛簸幾千里路旅游。
臨別前劉愈最重要的“差事”是要專門拿出兩晚時間慰兩個小嬌妻。
五月初八天還沒亮,瞿竹和胡軒就已帶著包袱到殿前將軍府門前等候,蘇彥和劉五昨晚就睡在府內,此時與劉愈夫婦和呂楚兒等五十侍衛(wèi)出來,一同騎馬去往東城外的校場。
家里的護衛(wèi),還是由蔡迎奴負責。
到城門口,天色蒙蒙亮,正巧遇上蘇碧和柴錦帶著幾十個家仆出城。蘇碧騎在馬上靠近一些,臉上掛著稍有敵意的笑容打招呼。她收攏蘇彥及劉愈夫婦的心很強,但沒想到這次皇帝卻派他們與蘇哲同行。
“祝信竹君此行馬到功成。”城門打開,劉愈作出請的手勢后抱拳說道。
“謝劉將軍吉言?!碧K碧瞥了劉愈一眼,語氣不善,先行出城而去。
等蘇碧一行走遠了,劉愈才招呼眾人出城。徐軒筑問道:“夫君,四公主對我們是否有所誤會?”
劉愈無奈笑笑,道:“這年頭有些誤會算什么?早點出發(fā),別讓楚王等急了。”
以他對蘇哲的了解,那強迫癥患者估計早就到了。
當一行人進入校場,楚王蘇哲已在里面等了一個多時辰,劉愈算了算他應是子時末就從家里出來。說是五月初八出發(fā)一點都不帶差的。
與蘇哲同行的除了他點的五十親隨。另有一年輕人。介紹才識。是新科探花新任戶部員外郎明瑾,官階不高從六品,但能與蘇哲結交前途無量。
其人言語間還是頗為客氣,尤其對昱王蘇彥和有軍職在身的劉愈夫婦。
齊方正在校場點兵,當齊方走過來,身后還跟著多日未見的張無諸,張無諸是負責護送的副官。老友相見自然要寒暄幾句。
齊方現(xiàn)為都尉,手下有一千多兵。這次護送楚王和昱王隨行只需一百人,都是從他部屬中精挑細選的,個個英武挺拔。
劉愈一行并非最后到來,戶部司判魏汝跟戶部左侍郎劉亭比他們還晚到一刻。一行人終于聚齊。
沒有任何送別儀式,輕裝簡行,只帶一輛馬車,由劉五驅駕,每個人的干糧和日用品都是馱在馬背上。一路不停歇往正東方潼關而去。
胡軒和蘇彥都是騎不慣馬的人,路上叫苦不迭,身為文官的明瑾、魏汝和劉亭也好不到哪去。劉愈反而顯得更加適應。
關中地勢平坦,前兩天的路還好走。一日早晚兩餐路上不停,夜宿驛站。
還未到潼關,天便下起雨,每個人都穿上蓑衣戴上斗笠。
出潼關后連陰雨幾日未停。
潼關之外剛遇兵災,官道蕭索,加上連陰雨導致官道泥濘,很容易耽擱進驛站時間。夜雨又不適合露宿,只能就近進城歇宿。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