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生得一張烏鴉嘴,好的不靈壞的靈,因而人云“說曹操曹操就到”。不是所有曹操都腿長脖子長喜歡湊熱鬧,只能說任何事都不能忽略其微乎其微的可能性。
科學點講這叫墨菲定律。
偏偏劉愈不僅生了張烏鴉嘴,更甚的是長了一副烏鴉腦子。想什么什么靈。
當然去之前他也沒料到真會遇上司馬璇兒且她還真從鼓架子上摔下來帶給他麻煩,這是后話。至于為何會給他帶來麻煩,也是后話。
劉愈跟著劉兆第一次進皇宮還是很老實本份的。劉兆生的就很有氣勢,一身甲胄配上皇帝御賜的劍,走起路虎虎生風,而劉愈只是穿著一身布衣,跟在后面很容易被劉兆的氣勢掩蓋。
事實上的確被掩蓋了。
走在哪旁人都會來跟劉兆打招呼,然后很統(tǒng)一的看了看劉愈,不認得,連問一句的工夫都欠奉。劉兆那幾個爭氣的兒子少有朝臣會不認得,這個這么年輕,不用說就是即將要娶徐軒筑的那位。關于他,客套點跟劉兆怎么說?說恭喜定國侯您生了個好兒子要“嫁人”了?豈不是自觸霉頭?因而見了劉兆的人選擇性將劉愈忽略了。
劉愈也樂的不用跟人打招呼。他最討厭的就是繁文縟節(jié),剛病愈時見到隋乂他們都是一口一個“文嚴兄長”,另一口一個“文嚴兄短”,后來熟悉了他現(xiàn)在的脾氣,見了面客套話都免了。
劉愈也很注意觀察這些人對劉兆的態(tài)度,總的分三種,客套、熱情、很熱情。
來客套幾句的都是礙于定國侯的身份地位不得不打招呼,沒辦法,政見不同禮數(shù)不可免,連皇子和公主也要遵行禮數(shù)。但誰都知道劉兆跟已故召皇后的兩個兒子也就是三皇子蘇必和四皇子蘇壬走的近,所以其他派系的人見了面只是客套幾句便離開。
在召皇后的兩個兒子中,關系也有親疏,可能是劉兆生為武將早年不懂得朝中避嫌,居然曾公開教授過三皇子兵法,因而每次三皇子都以先生之禮待他,朝中之人就將定國侯歸為三皇子一派的人。
劉愈明白朝中的大臣也沒冤枉了劉兆,老爺子的確跟三皇子太過親密了。因而熱情的是四皇子一派,很熱情的便是三皇子一系的人。
酒宴在皇宮玄武殿舉行,寬大的廳堂有十二根紅柱,正殿門對著“玄武揚威”的匾額,匾額下是御座,御座而下左右兩邊共四列案臺,兩列在前,兩列在后,每一案上都擺著酒菜,各自有兩席。
這次赴宴的大多是武將,也有幾名文臣,文臣中除了隨軍的參軍,大多是皇子和公主自己帶來的。沒見四公主蘇碧和柴葫蘆,因為四公主沒隨軍出征,但長公主和二公主都帶駙馬親自去了前線,據(jù)聞二駙馬在前線受了點傷,小道消息說是從馬上摔了下來,身體未愈,二公主便沒來。
皇子那邊來的人比較多,只要成年的除了蘇彥一個沒落,前排的席位中皇子占了多數(shù)。劉愈沾了劉兆的光,父子倆坐在前排僅次于皇子公主下的席位,一抬頭,對面便是英姿颯颯的徐軒筑。與劉愈一對眼,徐軒筑馬上略帶羞赧低下頭去。
與皇子公主同席的一般是眷侶,也有另類的,比如四皇子蘇壬,同席的居然是徐榮,全場唯一與劉愈還算有些交情的人。只是兩個斯文的男人坐在一席很另類,好似兩個好基友,令劉愈覺得扎眼。
來的都是守關的大將,齊方和張無諸戰(zhàn)功顯赫卻沒機會,主要是他們身份不夠?,F(xiàn)在尚且是都尉,連偏將都不算,劉愈不由覺得皇帝有些虧待了他們。
皇子論資排輩一席一席排下來,期間空了一席,不見五皇子蘇亦。當然蘇彥的座位壓根就沒準備,本來以他的戰(zhàn)功足可參加,只是鬧了這一場被皇帝勒令“閉門思過”。劉愈心說還不知這小子現(xiàn)在在哪個賭場思過呢。
所有皇子中,劉愈最注意的是七皇子蘇哲,一個單獨坐了一席,有些靦腆卻風度翩翩的公子哥。
蘇哲現(xiàn)年二十歲,只長了蘇彥一歲,一般皇子在冠禮后都早早成婚,只蘇哲依然未娶。蘇哲的母親是農(nóng)家出身的曳夫人,曳夫人和五皇子蘇亦的母親李貴妃是現(xiàn)今最得寵的妃子,曳夫人本身比較低調(diào),只生蘇哲一個兒子,又沒有當官的外戚,蘇哲也同母親一樣相對很低調(diào)。
劉愈注意蘇哲不是因他的出身,更重要的是他的性格和能力,以及他即將與三位兄長一同封王。蘇哲雖然人很低調(diào),但處事雷厲風行卻又從不拉幫結派,這次三、四、五皇子封王在常人眼中是理所應當,偏偏皇帝卻跳過中庸的六皇子要將蘇哲封王,足見皇帝對這個兒子的器重。
韓升對蘇哲的評價很高,劉愈也就分外留心了一些。但蘇哲沒什么可留意的,一直只是坐在單獨為他準備的席位上,看上去有些木訥,渾然不覺外物的感覺。
眼看到了日落,玄武殿突然安靜下來,皇帝在李貴妃和曳夫人的陪同下走出來。所有人都站起身迎接。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