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毛片无码免费久久,一级黄色片无码,国产体内射精视频,黄色网站在线看污

    敘利亞的突然出手讓納賽爾自然是興奮不已,這正是他最想要達到的效果,如果越來越的國家加入到這場戰(zhàn)爭中去,他的威望將無形之中暴漲??!一旦獲勝那真心將是一呼百應的局面,到時候還怕大事不成?

    納賽爾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際遇,他立刻作出決定,立刻去敘利亞訪問,深化和拓展兩國關系,最好是將兩國打造為一個聯盟,然后再借此滾雪球一樣壯大。

    雄心勃勃的納賽爾興奮了,但是他對形勢的預判其實是有問題的。敘利亞突然加入對以色列的戰(zhàn)爭沒有那么簡單,其中的原因是相當的復雜。

    我們都知道一戰(zhàn)結束之后敘利亞就事實上變成了法國的殖民地。實際上法國人對敘利亞垂涎已久,一戰(zhàn)期間就跟英國人暗地里談好了條件一定要獲得敘利亞。這讓阿拉伯的勞倫斯是相當的不滿,認為法國人就是貪得無厭。

    一戰(zhàn)結束之后法國如愿的拿到了敘利亞的控制權,只不過當地的阿拉伯人并不喜歡法國這個新主人,獨立運動也是時有發(fā)生。當然如果沒有二戰(zhàn)的爆發(fā),敘利亞人也翻不起浪花??墒潜娝苤?,二戰(zhàn)法國輸得很慘,幾乎連底褲都沒有了。

    1940年,法國維希政府宣布投降投降,而其麾下的敘利亞和黎巴嫩則轉而受德國控制。不過德國人也沒能實際控制這兩塊,在1941年6、7月間,英軍和戴高樂的自由法國的軍隊進入敘利亞和黎巴嫩,趕走了德國法西斯勢力。不過這并未能挽回法國的統治,到了當年9月,法軍總司令g.卡特魯不得不宣布敘利亞獨立。

    差不多兩年之后的1943年7月,敘利亞恢復憲法,舉行議會選舉,成立了自己的政府。而二戰(zhàn)勝利之后的1946年4月17日,英、法軍隊被迫全部撤出敘利亞。這也就是敘利亞的獨立日和國慶日。

    敘利亞獨立了,民族解放了,今后似乎是一片坦途了?千萬不要這么幼稚,事情沒有這么簡單。敘利亞獨立之后政局一直相當的不穩(wěn)定,隔三差五的就有政變發(fā)生,尤其是第一次中東戰(zhàn)爭之后,隨著以色列建國,敘利亞的動蕩就更加頻繁和激烈了。僅僅從1949年到1951年的兩年間就發(fā)生了四次政變(其中的幕后黑手都是英美)。

    就拿故事發(fā)生的1950年來說,此時控制敘利亞的是軍人施舍克利,這位在1949年12月發(fā)動政變推翻了薩米.辛那維的統治,扶植了一個傀儡當總統,而自任總參謀長在幕后操縱政權。

    不過由于敘利亞政黨間矛盾重重、群眾游行示威和罷工浪潮此起彼伏,內閣根本沒辦法站穩(wěn)腳跟是幾經更迭。1951年11月由于以人民黨為主的政府反對施舍克利的控制,這位再次發(fā)動政變,奪取政權,任命法齊.賽洛為內閣總理,實行軍事獨裁,下令解散議會、政黨和社會團體,禁止國家工作人員、學生和工會會員參加政治活動。

    不過這也引起了全敘利亞的反彈,一時間反對他浪潮此起彼伏無奈之下施舍克利被迫在1952年改變政策,緩和矛盾,然后在1953年當選為敘利亞總統。

    可是施舍克利的總統也沒干多長時間,到了1954年新的反對**又來臨了,他的統治被軍隊推翻,不得不流亡國外。

    從這一段歷史就能看出,在五十年代初期敘利亞的政壇是相當的不穩(wěn)定的,施舍克利突然對以色列宣戰(zhàn),恐怕并不是被納賽爾的宏偉藍圖所吸引,也不是完全出于對猶太人的敵視,而是出于政治的需要。

    不要以為轉移視線這一招有多么高明,政客們都懂。在國內的矛盾達到了一定程度而又沒有解決辦法的時候,就只能向外轉嫁矛盾,弄一個更吸引眼球的東西來轉移老百姓的注意力了。而對施舍克利來說,埃及突然對以色列宣戰(zhàn)無疑是最好的轉移視線的策略了,敘利亞人厭惡猶太人肯定更甚于厭惡他這個毒菜者,讓這些暴民和刁民去向猶太人發(fā)泄不滿,總好過老跟他過去強不是嗎?

    這么說吧,施舍克利組織的這次進攻其實是相當倉促的,基本上根本就沒有做戰(zhàn)爭準備,甚至根本就沒有戰(zhàn)斗計劃,然后就開打了??上攵@樣的行動就是不折不扣的賭博和冒險。成功了他施舍克利是流芳千古和順利過關,至于失敗了,對施舍克利也管不了那洪水滔天了。

    施舍克利對于緊急訪問敘利亞的納賽爾表示了極大的歡迎,因為在敘利亞納賽爾的形象都比他好,大部分敘利亞民眾很認可納賽爾的理念和行動。而納賽爾又需要施舍克利在對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合作,自然要幫著施舍克利說幾句好話,這對于施舍克利來說也是有利的。算是一次優(yōu)良的危機公關。

    反正這兩位是言談甚歡取得了高度一致,施舍克利保證在戈蘭高地讓猶太人好看,而納賽爾也信心十足的表示戰(zhàn)斗將很快取得勝利。在一片友好和睦的氣氛下納賽爾結束了對敘利亞的訪問,不過他并沒有馬上回國而是轉道又去了約旦,他希望乘熱打鐵將約旦也拉上戰(zhàn)車。一旦約旦也加入,那么黎巴嫩、伊拉克、沙特還能袖手旁觀嗎?

    你還別說,納賽爾還是很能忽悠的,哪怕戰(zhàn)場上還看不到什么美好的前景,但他愣是描述出了一派勝利在望的景象。很快約旦、黎巴嫩就松口了,表示愿意加入戰(zhàn)斗,而這位又拿著黎巴嫩和約旦的意向去忽悠伊拉克和沙特,一時間整個阿拉伯世界都被納賽爾震動了,哪怕是之前再不喜歡和不看好納賽爾的阿拉伯人也不得不承認他確實開始講阿拉伯人團結起來了。

    不過此時我們需要問,形勢真的有納賽爾想的那么樂觀,以色列真的快要完蛋了嗎?肯定沒有那么簡單,因為摩薩德一直在關注納賽爾的動向,他去了哪里說了些什么,猶太人是一清二楚,當新的反以色列的阿拉伯聯盟將被納賽爾建立起來的情報反饋回以色列之后,這就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了。

    事情已經很明顯了,納賽爾即將促成這二次阿拉伯聯盟,這對于以色列來說絕不是什么好消息。一旦遭到了埃及、敘利亞、黎巴嫩、約旦的圍攻,不說以色列有亡國的危險,至少也是相當的難受,一個弄不好就會元氣大傷。

    而更讓本古里安憂心的是,戰(zhàn)爭已經爆發(fā)了幾天,按道理說安理會的干涉應該出來了,但是出奇的是,這次安理會譴責歸譴責,但是那個決議是始終沒有出現。不管是美國還是蘇聯都顯得有些漠不關心。

    這樣的情況才是本古里安最擔心的,很顯然,這說明不管是美國還是蘇聯暫時都沒有干涉中東問題的意思。也就是說是任其發(fā)展,而這對以色列來說就不是設么好消息了。畢竟以色列國力有限最怕的就是消耗戰(zhàn),一場慘勝對以色列來說意義真的不大或者說有限。所以本古里安終于坐不住了,他再次飛往了莫斯科,要跟李曉峰好好的談一談。

    “安德烈先生,現在以色列危在旦夕,作為猶太人的老朋友,您不能袖手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