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天空一點兒都不藍,太陽一點也不紅,更沒有喜鵲在枝頭啼叫。相反,這一天,天空中不滿了陰云,黑沉沉的壓得人心里發(fā)堵。就仿佛有一場狂風暴雨即將來臨。
周公坐在共產(chǎn)國際專門調(diào)配給他使用的伏爾加牌小汽車上,看著列寧格勒街道兩旁的建筑,心中有百種感嘆。雖然這是他第一次來到列寧格勒,但是在夢中,他總能夢到這座城市的一切。在相當多****黨員心中,列寧格勒是個神圣的地方,是*員心目中的耶路撒冷。
周公雖然不至于帶著朝圣的心態(tài)進入這座城市,但要說他一點兒不景仰幾十年前的那場革命,也是不可能的。十月革命所締造的絕不僅僅是一個蘇聯(lián),而是締造和鞏固了一種信仰。
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人真正的取得了一場屬于無產(chǎn)階級革命的勝利,而十月革命革命做到了這一點。蘇聯(lián)革命的勝利讓周公看到了一種可能,那就是讓積貧積弱的華夏走上富強文明的康莊大道,真正實現(xiàn)它少年時期為中華而崛起的那個夢。
周公信步走下了轎車,嚴肅的整了整自己的衣衫,將襯衫上最后一個皺紋都拉平了之后,才隨著陪同人員走進了那幢別墅。能讓周公如此嚴肅對待的也只有列寧一人。作為*理想的精神信仰,列寧對每個*員來說都是那么的獨特。周公也是如此,能和這位導師大人會面,讓他由衷的感到興奮。
列寧的別墅裝潢得很一般,但給人一種別樣的平靜感。周公很喜歡這種感覺,甚至希望多年以后他自己退休的時候也能擁有這樣的平靜生活。
穿過別墅,在后面的小花園的亭子里。周公見到了傳說中的列寧,不過讓他驚奇的是,除了列寧之外竟然還見到了另一個意想不到的人安德烈.彼得洛維奇。
對于后者能出現(xiàn)在這個場合。周公是又驚又喜,原因很簡答。蘇聯(lián)政府始終強調(diào)這是一次非正式的會談。******和**********的大佬們都不會出現(xiàn)。而現(xiàn)在某仙人卻坐在了這里,難道情況有變化?
周公倒是希望情況發(fā)生了有利的變化,那樣華夏的抗日戰(zhàn)爭將更加順利一些。但是他又不能確定某人的突然出現(xiàn)真的是有利的,誰能保證呢?
周公有些忐忑的走上去,同列寧打招呼。這位導師大人看上去身體頗為虛弱,甚至給人一種弱不禁風的感覺。不過在這虛弱的外表下,周公卻能夠覺察到列寧的堅強。他說話的語氣以及笑聲無不證明了這一點。
除了看列寧之外,周公還特意在留意某人的態(tài)度。不過某人表現(xiàn)得很平靜,看不出一點兒端倪。
主賓分別落座,列寧首先說話,導師大人吐詞很清晰邏輯也很分明,這能看出他老人家還一點兒也不糊涂。不過讓周公感到驚奇的是,作為翻譯的竟然是某人。
“列寧同志讓我轉(zhuǎn)達給您,親愛的周同志,他很歡迎您到他這里做客。并盼望著能夠為華夏的抗戰(zhàn)和革命發(fā)揮作用。他愿意為華夏同志解決實際困難。”
周公曾經(jīng)說過某仙人漢語說得很順溜,是不折不扣的中國通,不過他并沒有同某人直接打過交道。所以以為某人的漢語水平也就是那么回事。但是今天接觸了才知道,某仙人的語言能力確實不是蓋的。
“至于我,”李曉峰笑著解釋道:“列寧同志認為需要一個真正專業(yè)的翻譯為你們之間的溝通提供便利。而我就是今天的翻譯?!?br/>
周公在心中噢了一聲,但是他不會真傻到以為某仙人就真是來當翻譯的,很顯然,這是蘇聯(lián)為了規(guī)避某些障礙采取的措施。
事實真是這樣嗎?應該說不完全,讓某仙人來當翻譯,確實是******的便宜措施。但更主要的還是列寧的堅持,是導師大人提議讓某人以翻譯的身份加入這場非正式會談的。
那列寧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在列寧看來,世界革命才剛剛開始,蘇聯(lián)的勝利是開端。是榜樣,但僅僅有蘇聯(lián)的勝利是不夠的。哪怕是二十年代在一國能不能建設(shè)社會主義的問題上。他否定了托洛茨基,但是那更多的是政治原因。在那個敏感的時刻??偛荒芨嬖V蘇聯(lián)人民前途艱險朝不保夕吧?那時候樹立必勝的信念才是最重要的。
在列寧本人看來,一國革命的勝利是遠遠不夠的,只有越來越多的國家人民當家作主了,革命勝利的希望才更大。而經(jīng)過他近些年的研究,他認為華夏革命的意義非同小可。
一個和蘇聯(lián)一樣資源豐富但人口更多的國家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其產(chǎn)生的連鎖反應是絕不亞于十月革命的。蘇聯(lián)太需要這樣富有潛力的伙伴一起共同開創(chuàng)未來了。
尤其是當導師大人聽說經(jīng)歷過長征的華夏*人在艱苦的抗戰(zhàn)中不光沒有被打垮消滅反而茁壯成長起來時,他是非常的高興,進一步認為華夏的革命是非常有希望的。
“華夏的同志在極其艱苦的環(huán)境下取得了驚人的成績,是讓我驚喜不已。我仿佛看到了無產(chǎn)階級革命在華夏勝利的前景,我相信這一天將很快到來!”
列寧的這番話絕對不是假客氣,他是實話實說,甚至告誡一旁的李曉峰:“華夏革命之艱難,遠遠超出了我們的十月革命,二十多年的革命生涯鍛煉了華夏的同志,錘煉出了一批政治合格、理想堅定、作風樸素的好同志。而我們的革命來得有些過于容易了,沒能很好的鍛煉隊伍,所以在革命勝利之后,要重新補課,要重新鍛煉同志。我認為我們的同志應當向華夏的同志學習,盡早的解決官僚主義的頑疾!”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